近段时间,由于中美关系持续低迷,美国对华“脱钩”开始重新成为欧美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自特朗普时代,中美各方面矛盾开始增加,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特朗普政府毫不犹豫挑起对华经济争端。尽管部分美国大资本集团从这场争端中获益不小,可美国也因此付出不小的代价,尤其是很多重要零部件和基础产品的供应成本大幅上升。自此开始,对华“脱钩”就逐渐成为美国政界与学界关注的主题。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为中低端制造业出台大量优惠政策,在全球招商引资。拜登政府上台后,继续沿用这些政策的同时又进一步利用美国全球霸权强迫一些盟国企业将生产链条迁移到美国。至此,对华脱钩的行动似乎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德语媒体由此惊呼,美国的对华脱钩计划已经正式开始。
德语媒体《新苏黎世报》近日以《苹果在为’中国造’寻找替代方案》为题发表文章称,科技巨头转移生产基地,可能标志着全球生产流程的一次重大转变,美国高科技行业在中国境内完成生产和组装的时代可能正在画上句号。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爆发经济争端,这令美国高科技企业首次感受到过度依赖中国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工资成本多年来也在一直增长,使得其他行业的许多企业也开始逐步转移至东南亚的低薪国家。以苹果的重要合作商富士康为例,该企业在越南新厂的工资大约折合300瑞士法郎,而深圳的工资则为大约650瑞士法郎。
除此之外,新冠疫情也使企业切身体会到,他们已经对中国产生过高的依赖。清零政策下,上海及其他中国城市采取的封控措施给国际供应链带来瓶颈效应。而中美两国间与日俱增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更令这些企业处境雪上加霜的,这一点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显示这场危机随时有可能升级为严重的冲突。拜登政府似乎认为,中国有可能会在今后18个月内采取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一旦局势恶化,在两岸设有生产基地的企业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文章还认为,美国高科技企业转移生产基地的行动中,越南是最大的赢家。中美经济争端爆发以来,越南境内的苹果供货商已从14家增加到21家。越南地产中介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跨国企业对厂房建筑的兴趣与日俱增。胡志明和其他越南城市的工业用地价格涨势明显,苹果最大的供货商富士康也已经为其在越南境内的扩张计划投入了数十亿美金。
不过文章也承认,尽管苹果在推进其生产基地多样化的计划,但中国作为最重要生产基地的地位仍不可撼动。这一点短期内也很难发生变化。苹果总计192家供货商中,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企业仍占155家,占比超过80%,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这些供货商中不仅包括中国企业立讯精密,也有欧美公司如博世和英特尔。
表面上看,《新苏黎世报》的观点似乎没有问题,按此趋势,世界各国企业应该迅速开始重新布局以适应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否则,待越南及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崛起并完全取代中国,那转型的代价会非常高昂。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该文章对经济的解读非常幼稚,竟将这种全球性产业链条变动因素仅仅归结为美国自身的行政命令和基础薪资变化。如果经济发展可以如此简单,那经济学就不会成为一门学科,各国政府也就不用为每年的经济发展规划发愁。
照欧美国家很多专家或政客的言论,所谓的对华脱钩不外乎是在中国之外再建其他的生产链条,部分或完全取代各类中国产品。理论上,这种观点似乎很合理但现实中却没有可行性。即使抛开复杂的工业门类,仅就某几类重要产品而言,这种观点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方面,生产厂的建立并不是简单的机器和厂房的结合,还需要考虑原材料供应、交通、地形、人工、市场及文化等很多因素。所以在中国形成的生产基地并非偶然而选择,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若只考虑单一因素甚至行政力量强制介入,那对生产厂家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清末时期张之洞办的汉阳铁厂就是典型不考虑综合因素,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案例。
作为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标志,汉阳铁厂的建立一度引发多方关注,但这座“20世纪雄厂”却从建厂开始就陷入困境。在选址时,李鸿章建议接近铁矿选址,盛宣怀认为应接近大冶铁矿,英国人亨利·贺伯生则倾向于在武昌府和黄石港之间另觅高地以避免厂房塌陷。这些方案本各有特点,但张之洞却执意选择在靠近江边的龟山脚下。结果汉阳铁厂不仅在建设之初被迫投入巨额资金填筑地基,每年还必须花费大笔白银排水。更为滑稽的是,作为一家钢铁厂,汉阳铁厂距离铁矿和煤矿都很远,导致原材料运输成本暴增,严重削弱汉阳铁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之后汉阳铁厂经营陷入困境被迫大量向日本举债,其中生产和维护成本过高是非常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生产需要人力资源。虽然平均人力薪资越低越有利于降低成本,但薪资水平并非决定生产的唯一因素。任何产品生产厂都需要熟练的生产工人,产品的工艺越复杂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就越高端。而薪资水平的计算往往并不考虑人力资源群体的不同,只是宏观层面的简单比较。如果据此就可以判断全球产业链条动向,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应该是中国而应诞生于南亚次大陆或非洲。
事实上,《新苏黎世报》的文章与其说是理性分析不如说是跟风炒作。近段时间,很多欧美政客和学者都在打着“担忧对华过度依赖”的幌子炒作对华脱钩,在国内也有不少专家跟风附和。但可笑的是,这些人也许连脱钩的真正含义都难以说清。而当前欧美国家也有很多清醒人士正努力呼吁社会各界不要被那些不懂经济的人带偏,因为俄乌冲突已经给很多国家一个深刻的教训。与中国相比,俄罗斯无论是工业门类还是生产能力都差距很大,而欧洲国家与俄罗斯主要的经济联系也只是在能源、粮食和部分高科技原材料领域。
即使如此,与俄罗斯经济脱钩的计划却始终得不到完全贯彻。尤其是能源领域,欧洲诸国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者,几乎任由俄罗斯拿捏。这种情况下,欧美国家的对俄制裁就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局面,即无论美国还是欧盟各国都在嘴上说着制裁,背地里大量采购俄罗斯能源及粮食等产品。很显然,现实中的经济脱钩并不像某些自诩了解经济的人吹嘘的那般简单。如果欧美国家高层认不清形势,盲目推动所谓对华脱钩,那才是真正落入陷阱之中。届时,不仅这些国家自身会遭受沉重打击,全球产业链也会因此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