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的一段话:得不到,德不到,德到了,得到了。德大于得,必有所得,得大于德,必有所失。一切皆有因果。
得不到是因为你没有得到的品行,德到了,一切迟早都会拥有的,一个人,要是行为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行为符合道德,一定是得而有余的,而一个人要是德不配位,他必然得不到自己想拥有的一切。
一, 把道德放在第一位
古人讲:圣人之“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树的根部,没有做人的根本,何以立足于这个尘世?
古人讲的道德,是人性的美德,也就是人性中光明阳光的一面,德行,是一个人的品性,缺德,是指这个人做了违背良心,违背道心,伤风败俗的事,相反的,一个人具备美好的品德,称为美德,勤俭节约,谦虚上进,善良友好,拾金不昧等等都是美德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有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勤、勇、友这八种美德。
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财富地位,道德,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试金石,违背道德的人,无非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做什么都不顺,感觉有阻碍,一种是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二, 君子厚德载物
君子厚德载物,君子的美好道德必然能承担重大任务,也能一帆风顺,犹如神助,一个人的美德会吸引着一切好事的发生,美德高于一切,一个人我们说他有美德,是他把做人做到了极致,一个有美德的人,不仅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而且他的行为品德高尚,就一定会有所成就,会有所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积善成德”一切美德都离不开善意美好的行为。
古代的君子,都是具备美德的圣贤,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末位,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因为他们明白,美德是一生的照衣镜,只有发自内心美好的品德,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无愧于天,无愧于心的根本,品德美好,行为高尚的人应该排在圣贤之位。
三,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德不孤,必有邻,道德高尚的人,一定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德不配位,必有余殃,一旦缺德,必然导致灾祸,没有道德,但是得到了自己不应该得到的,一定会发生不好的事,这叫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得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越多,会付出越沉重的代价。
像有一些身份地位很高的国家级干部,就因为贪心一起挪用公款,干了违背道德的事,结果下场很悲惨,不仅入了牢狱,还搞得名声败坏,好好的人生就毁在了一个“德”字上。
德到了,一切都会拥有的,而德不到,苦苦追求也得不到,作为人,虽不能说像谦谦君子一样品德美好,行为高尚,也要做好自己,维护好基本的道德原则,不做缺德损人不利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