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上级领导下命令,要求在内江县联盟公社一个叫龙宝沟的峡谷里建设一家工厂。当地村民很配合,不到一个礼拜,征地工作就完成,征地之后部队就进驻,并将建设区内所有人都清理走,只留下施工队伍。工厂建设得轰轰烈烈,但村民们只能在远处观望,想看清楚点只能爬到山上去,但距离太远也只能看到忙碌的施工人员,具体建设什么样的工厂,生产什么产品都一无所知。
工厂交付使用后就是进进出出的军车,有厂区方圆2公里范围的警戒线,手持真枪站岗的士兵,暗哨、明哨、流动哨,还有24小时的巡逻小分队,整个厂区几乎能说是除了空气和天上的飞鸟,半斤重的活体动物都难踏进警戒线内。80年代有位胆子肥的后生,想钻到厂里面去看,还没踏入警戒线就被巡逻士兵给逮着,好在已经是80年代,要是放在60年代早就当反动派处理了。
联盟公社也就是后来椑东、中山、联盟三乡合并设的小河口镇,2019年撤销并入椑木镇。龙宝沟真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林子密,放在60年代的三线建设,这里绝对符合中央提出的“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要求,只不过这家工厂不是三线厂。1993年工厂倒闭后才知道生产的是炸药,当时还有一个神秘的数字104,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104厂。
104厂是中铁二局投资兴建的一家炸药厂,中铁二局当时有铁道兵部队,那时仍属于军工系统,所以安保工作交由现役军人也就不足为奇。军工系统的原因,而且还是保密单位,从施工队伍到生产队伍,一律都是中铁二局的人,外人几乎都不得参与。104厂生产的是炸药,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出于安全考虑,厂区和生活区相距很远。
1978年夏天,由于气温高,工人操作不当发生爆炸,爆发出来的气浪把房顶给打一个大洞,大量机制瓦被掀翻,方圆5公里外都能听到巨响,村民的房舍大部分是草顶房,要是瓦顶房的不知被震碎多少瓦片。所幸的是厂里一直加强安全培训,各项防范措施相当严格,发生爆炸前处理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从此以后厂里对安全培训和防范处置更加的重视,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每天都要严格检查,确保不再发生爆炸事故。
中铁二局为何兴建这家炸药厂,只源于当年的铁路建设。那时候的基建设备很落后,开山劈岭、开挖隧道只能用传统的爆破方式来完成。建国初期的成渝铁路,还有后来的成昆铁路,川黔铁路,成宝铁路等工程都需要大量的炸药,为了能尽快完成铁路建设,中铁二局只能就近生产炸药。
工厂生产的是炸药,规模不是很大,高峰时期也就200人左右,比起60年代的三线建设少则1000,多则上万的大厂相比,104厂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104厂也按国营单位的标配,职工楼、办公楼、伙食团、篮球场、娱乐室、露天电影院等应有尽有。厂区内还有商店,工人不出厂门就能满足生活上的任何需求,以当时的消费环境,也就是洗刷用品,整天泡在火药里可能食烟都提不起劲。
真枪实弹的士兵站岗,以这样的架势谁敢靠近一步,不要说走到大门前,两层楼高的警卫室能监视到2公里外的一切动静。警卫室在清朝民国时期应该叫碉楼,抗日战争时期应该叫炮楼。日军当年在占领区修建炮楼为的是实施所谓的囚笼政策,即能保护占领区又能困死根据地的抗日军民,而104厂修建的炮楼只是保护工厂的安全。
90年代后随着基建技术和基建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前用炸药开山劈岭的传统作业被开隧道用盾构机,遇水就架桥所取代,炸药的需求量开始减少,1993年104厂停止生产,所有职工都离开。104厂停产后将剩下的资产交由地方管理,104厂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难进行二次利用,致使大部分的建筑物无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建筑物已经出现自然坍塌。
说104厂全部都是由中铁二局的人也不全对,有当地村民在厂里上班,这位村民也是104厂仅有的一位在那里上班,对于104厂来说他是外人。这位村民姓罗,1968年开始在厂里的锅炉房上班,直到1992年才退休,罗姓村民退休后一直留在厂里面留守这片闲置30年的老厂区。喜欢参观老厂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看看,或许坍塌完后想看到104厂可就难了。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