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的草
王道芸
进山的路上,秋风正携枯黄的杨树叶儿——跳踢踏舞。“嚓嚓嚓,沙沙沙——”铿锵有力整齐划一,弹跳,摇摆,收放自如。秋时一到树叶们纷纷改行,跟着秋风学舞蹈,他们自由自在,满世界地逍遥。要是退回去三十年,它们早被我这个穿着花衣裳,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姑娘,一手提篮,一手持一带尖的钢絲,把他们宝贝似地串起。
山路边,峻岭上,沟坎旁,树林间,山巅之上,到处都被茂密的高人一头的野草充塞覆盖。齐刷刷的像是有仙人刻意栽培所致。看羊的老汉,倚坐在山坡上,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眯着眼睛,“吧嗒、吧嗒”地抽着老旱烟。几只云朵似的羊儿,在不远的山坡上精心地择取着可口的草料。
拾过草的人,看见过如此厚实,如此精良的草儿,心里痒痒的,恨不能身边有把镰刀,有根绳索,把他们通通收割回家,填进温暖红亮的炉堂,听他们“噼噼叭叭”地歌唱,闻一闻那久违了的草儿特有的芳香,会深感生活诗般的美好。
曾几何时人们为拥有烧草,跑遍了山山岭岭,地皮都差点被刮掉,拥有了足够的烧草,就有了一年的心安,就可以无忧无虑地活着。饭无好赖,吃饱就行,可草是不能没有的,没草就做不熟饭,总不能像猿人那样吃生食吧!烧草是穷苦生活的后盾,暖心,暖肺的主,谁会不爱?
拾草的人儿,见到草就眼红,在收工的路上遇见草,他会弯下腰拾起放在随身带的扁篓里。一个玉米核,一块小木头疙瘩,一颗玉米秸,一把花生蔓,甚至是一堆粪草末子都会被干净地拾起,放进篓子里,临到家时,也就有了可做一顿饭的烧草。我姥姥常说:“什么都可以烧,没有药锅底的草”。粪草末末也可将炕暖热。
难忘每年开山拾草的情景,村民统一由大队到小队组织抓阄,每家按人口算,由大队长用步量,方圆几步是你的打草区域,用木棍划杠为号,谁也不得侵犯谁,为谁多耧了谁家的草打起来的事,每年都会发生。
打草时全家老少齐上阵,在打草的头几天,家里的男劳力就已把所有的镰刀磨了个遍,锋利无比。收割下来的草用结实的藤条,捆绑成立体长方形的大草耙蒌,这时男人的雄劲发挥出来了,小车推,大车载都得靠他们了。运到家里的草在房前屋后高高地垛起来,每家每户就有了大小不一的草垛。阄好的草厚,会感到非常幸运。阄不怎么好的,草打的少,就得等人家都拾完了,再满山遍岭去揽草(复收草)。这时精壮草都没了,有可能剩下的只有犄角旮旯里的树叶和零碎的茅草等残余部队。细心的人儿会一点点把他们抠搜出来,积攒一大堆再放到网包里,这样肯下力气的人,也就不会因阄不好而受冻挨饿了。
草——亲亲的草,你朴实地让人心痛,你的生命顽强不息,正如那首赞美你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燃烧自己换取人们的生息安康,你在平凡中凸显伟大。如今人们拥有了煤气,天然气等替代你的工具,对于你仿佛已无人问津,即使长得再高也无人亲睐了,而我却永远地爱着你,念着你。
【作者简介】
王道芸。女,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烟台散文家学会会员。在华夏散文、中国父亲母亲网、农民文学、胶东文学、烟台散文、京华时报、烟台晚报、烟台晨报等发表过作品数篇。
壹点号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