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道法自然
昼夜有轮回,四季有交替,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转的宇宙中,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
人应该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适应变化,拒绝墨守成规,学会思危,思变,思退才能让自己面对任何变化都能丝毫不惧,淡然面对,潇洒一生。
我们的一生,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适应各种变化,一切都是正常的。
所以我们要时刻思危,思变,思退,做事的时候,尽最大努力,抱最坏打算,持从容心态,随自然而然,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
人生贵在三思:思危,思变,思退!
1、思危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老子告诉我们,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坏事也可能潜伏着好结果。
警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切忌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因为随时可以滋生灾祸,由福转祸;
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淡定从容,逆境随时可以转为顺境。
这就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没事的时候想想有事的时候,有钱的时候想想没有钱的时候。
在太平的时候,不要挥霍无度,忘乎所以。要想着给自己留一手,给自己积累能量,积蓄实力,这样在风雨来临的时候,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悔恨万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思变
卢梭说: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受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那才是最幸福的!
你昨天是谁不重要,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重要的是你今天是谁。坦然地接受今天的自己,变化后的自己,不受昨天的丝毫影响。
你昨天做皇帝是幸福的,突然发生兵变,你变成了一个乞丐,你毅然忘记皇帝的生活,能够做一个快乐的乞丐,此乃接受人生变化的最高境界。
只有常常的思变,才能做到遇变不惊,临危不惧。
有的朋友要说做到这一步谈何容易?
是的,很不容易。可是无法改变的变化已经发生,除了接受,你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
一个县令外出公干,带了一个十分珍贵的瓦甑。路上不小心掉了下来,摔得粉碎,只见这个县令看了一眼,头也不回地继续赶路。
随从不解地问:“大人,瓦甑摔碎了您不心疼吗?”
大人回答到:“瓦甑变成碎片,我再心疼还有用吗?”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瓦甑发生的变化,却暗示着很深的哲理,面对已经发生了无法改变的现实,愉快地接受,何尝不是一种从容,一种睿智。
面临无法改变的事实,不去适应,就只有被淘汰!
3、思退
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势必都会“物极必反,”这个时候,思退就是一种必须,一种智慧。
进退人生贵在把握进退之机,“进”与“退”都是处世的技巧。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审时度势而不患得患失,不要因为小名小利,而错失良机,失去生命。
文种、范蠡能力相当,功劳相同,都是越国的重臣,都曾随越王勾践入吴为奴受尽苦难,回到越国以后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仇,成为春秋五霸的功臣。
但是灭吴以后范蠡潇洒隐居,成为商神,得以善终,而文中却被越王勾践赐死,失去生命,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因为范蠡有“退”的智慧,而文种没有。古语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蠡看出越王勾践“长颈鸟喙”,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所以选择了隐退。
范蠡临死的时候给文种留书信一封,劝其尽快离开,可是文种迷恋权势,错失了良机,惨遭杀害!
结束语:
只有三思,才能有所为。
三思不是患得患失,而是一种从容,一种睿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三思才是人生最极致的自由。
人生成于思而毁于随!
人生在世,时刻充满着机会,也时刻面临着危机,每一次的抉择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道是:人生在世,风雨无常,时有挫折,三思才能化险为夷,趋吉避凶。
顺境时三思,未雨绸缪;逆境时三思,柳暗花明。
人生在世,贵在三思!
2022.8.19
道法自然——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