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料中有关货币的内容并不多见,而且这些史料还存在语焉不详或是互相抵牾的情况,致使后人在理解相关史实时出现偏差。今不揣浅陋,就个人目力所及者,略举数条、并加辨证,以就教于方家。
一、董卓钱的铭文
汉末,天下大乱。董卓曾铸造过一种劣质钱币,关于这种钱币的形制,《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记载:“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以此来看,董卓所铸钱币属于一类劣质小钱,不仅体型较小,而且铸造粗糙,甚至连钱文都没有。于是,学界曾普遍认为董卓钱是没有铭文的。
但是,《晋书》却有不同的记载。《晋书·食货志》这样描述董卓所铸之钱:“悉坏五铢钱,更铸小钱,尽收长安及洛阳铜人飞廉之属,以充鼓铸。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虽然《晋书》对于董卓钱形制的记述与《三国志》大体相同,但《晋书》却明确提出董卓钱是有铭文的,并非“无文章”,只是因为铸造技术低下,文字不可辨识,故曰“文章不便”。因此,这里的“不便”应是“不辨”之讹误,意思为钱文不可辨识。
袁宏《后汉纪》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初平元年(190)六月,“卓发洛阳诸陵及大臣冢墓,坏洛阳城中钟虡,铸以为钱,皆不成文。更铸五铢钱,文章城郭不可把持。”袁宏为晋人,距汉末甚近,所叙自然较它书为确。《后汉纪》中明确提及,董卓因铸钱仓促之故,钱币“皆不成文”,也就是说钱币文字因铸造技术所致不可辨识,但文字是有的。我们依据考古出土实物资料,认定董卓钱的铭文为“五铢”二字。
董卓此次铸钱的主要意图是为了搜刮民众钱财,由于金属铜在古代一直是代表着固定价值的稀缺资源,董卓试图通过铸造面值与之前相同、但重量却大幅度下降的劣质钱,以换取民众手中贮藏的足值钱,如此才能达到快速掠夺财富之目的。况且此前整个东汉时期流通的钱币均为五铢钱,董卓完全没有必要重新铸造一种新的钱币样式,这样只会增加使用者的反感情绪,阻碍市场流通,故认为这种小钱是有文字的,也属于五铢钱的一种。
二、曹魏政权恢复五铢钱的时间
董卓铸造的劣质小钱不仅破坏了自西汉以来所形成的五铢钱制,而且引起极端地物价上涨,导致市场交易混乱,钱遂不行。为了改善货币交易环境,曹魏政权曾力图恢复五铢钱制。关于五铢钱恢复的时间,史籍中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来自《晋书·食货志》的记载:
及献帝初平中,董卓乃更铸小钱,由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钱数百万。至魏武为相,于是罢之,还用五铢。是时不铸钱既久,货本不多,又更无增益,故谷贱无已。
众所周知,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十三年(208),兵败赤壁,同年“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既然是“至魏武为相,于是罢之,还用五铢”,那么《晋书》认为曹魏政权恢复五铢钱的具体时间应该在建安十三年。
第二种观点源自《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的记载:二年春三月,初复五铢钱。”这里的“二年”,是为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资治通鉴》卷六九“文帝黄初二年”条补充道:“初复五铢钱。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坏五铢,今复之。”按照这种说法,自初平元年董卓破坏五铢钱制之后,直到魏文帝黄初二年,才恢复了东汉以来的五铢钱制度,这就比“魏武为相,还用五铢”的时间晚了整整十三年。
我认为史书中存在两种恢复五铢钱时间的记载都是正确的。曹操称相之时,董卓钱已经流通了十七年之久,曹操对这种劣质钱币所来的破坏性影响十分清楚,于是在“海内既平”之时宣布停止使用这种钱币,恢复五铢。但是,正如《申鉴》中记载的那样,曹操担心恢复钱币使用之后,其它国家会出现“彼以无用之钱,市我有用之物,是匮近而丰远也”的情况。因此,尽管曹操宣布恢复使用五铢钱,但实际上国内仍然重视实物交换,这种以布、帛为主的实物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物资。文帝曹丕继位之后,三国之间大规模的战争逐渐减少,统治者大都重视恢复经济,此时国内“不铸钱既久,货本不多,又更无增益,故谷贱无已”,由于市场上长时间没有货币参与流通,遂逐步显现出各种问题,“钱贵谷贱”便是其之一,因此文帝不得不在黄初二年再次重申恢复五铢钱的重要性。
三、成公绥与《钱神论》
西晋人鲁褒“伤时之贪鄙”而著赋体文《钱神论》,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货币拜物教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是为我国文学史中的名篇。学界普遍认为:在鲁褒成文之前,社会中已经流传过一篇同名作品,它的作者是魏晋之际的成公绥,鲁褒的《钱神论》正是在成公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补、发挥而成。关于这篇文章的来源,学界很少涉及,只是因为它的内容同样被清人严可均收录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中,从而认可了这篇文章的真实性。经查阅有关资料,此文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卷八三六《资产部》“钱下”条,原文云:
成公绥钱神论曰:路中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朱衣素带,当涂之士,爱我家兄,皆无能己。执我之手,说分始终,不讲优劣,不论能否,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何可暗使,岂虚也哉!
上述相关内容与鲁褒所撰《钱神论》高度一致,特别是其中的字句,甚至有完全相同之处,该文后被收录入《全晋文》卷五九“成公绥”条目之下。查《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可知:成公绥生于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卒于晋武帝泰始九年(273),是魏晋之际著名的辞赋家,曾被张华荐之为太常,征为博士,后历任秘书郎、中书郎等职。关于他的生平著作,“诗赋杂笔十余卷行于世”,基本完好地流传了下来,但唯独不见这段《钱神论》,而《晋书》以及其它文献同样对此只字不提。结合成公绥所处的时代背景,此时全国尚未统一、北方经济未能恢复、商品经济尚不活跃,且与文章内容所描述的时代特色并不吻合,因此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甚至有学者指出:“所谓成作《钱神论》,应为鲁褒《钱神论》中的一段,《御览》的编纂者误采为成公绥所作。”如果真是如此,也就不像学界以往认为的那样,成公绥的文章影响并激发了鲁褒的创作灵感。
四、五行大布与永通万国的兑换比值
西魏恭帝三年(557),宇文觉代西魏称帝,是为孝闵帝,都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北周初期,使用前朝旧钱。武帝于保定元年(561)七月,铸布泉钱,一当五,与五铢钱并行。建德三年(574),铸五行大布钱,一当十,与布泉钱并行。静帝大象元年(579),再铸永通万国钱,一当十,与五行大布并行。这就是闻名钱币学界的“北周三泉”。
史籍对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两种钱币之间的兑换比值,存在不同的记载。《周书》卷七《宣帝纪》载:“丁巳,初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十,与五行大布并行。”《隋书·食货志》《通典》与《册府元龟》等书均有相同的论述。但是,《北史》却云:“丁巳,初铸永通万国钱,一当千,与五行大布并行。”《资治通鉴》与《太平御览》等典籍亦作“千”,而不为“十”。台湾学者陈彦良认为:“宇文赟是历史上一个以荒淫暴虐知名的帝王,在位虽不满两年,但姱诞铺张之举动无法计数,且已开始大规模营建宫殿。观此,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千枚五行大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我个人以为,应以《周书》等史籍记载为确,是“十”而不是“千”。首先,上述史书以《周书》《隋书》成书最早,二者编成年代为唐贞观十年(636),而且参加编修者多为当时熟谙经史的饱学之士,属于唐代官修史书的代表作品,两书记载了大量北周时期的典章制度,内容翔实。李延寿在编写《北史》的过程中,参考了《周书》《隋书》等史籍,并且对其中一些内容进行删节、汇合,很有可能在传抄、理解过程中产生讹误,把“十”误写为“千”,之后的《资治通鉴》《太平御览》等典籍并未经过严谨考证,便沿用了《北史》的记载。
其次,既然永通万国与五行大布、五铢钱“凡三品并用”(当时布泉钱已废),那就不应出现1:1000:50000的兑换比值。如果五铢钱价值太低,没有发行的必要,相反永通万国价值太高,几乎不可能推广开来。试想一下,这么大面额的钱币发行出来,市场上谁能接受使用呢?然而,从目前的出土情况来看,永通万国钱并不少见,说明永通万国虽然属于虚值货币,但没有高得离谱,还是在市场上流通过一段时间的,这也能够反映出两者之间的兑换比值不会产生太大差距,也就不可能是“一当千”。
五、“颇盗铸”与“不盗铸”
元嘉七年(430),刘宋政权“立钱署,铸四铢钱”,是为元嘉四铢。由于新发行的四铢钱在面值上较原本流通的五铢钱稍低,故导致民间普遍出现剪凿取铜的现象,《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云:“民间颇盗铸,多剪凿古钱以取铜。”所谓剪凿取铜,就是为了适应新钱的重量标准(四铢),使用剪凿、磋磨等手段,对原先流通的五铢钱进行修整、加工,在不影响继续使用的前提下,截取出一部分碎铜,搜集起来以牟小利的行为。
关于此事,《宋书》卷七五《颜竣传》有着类似的记载:“先是元嘉中,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损,无利,故百姓不盗铸。”我们注意到:同样是阐述四铢钱发行之后的社会状况,之前何尚之传云百姓“颇盗铸”,而颜竣传则说百姓“不盗铸”,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要解决此问题,先要了解什么是盗铸。总的来说,所谓盗铸即是在国家禁止的状态下,私自铸造钱币以牟取利益的行为。盗铸钱币的手段是多样化的,比如政府一旦发行虚值钱,此时铸钱会产生高额利润,民间盗铸者只需在外形与重量上仿造国家法定货币,就可以从中获利。至于统治者,则需要制定严苛的律法,打击民间铸钱行为,以保证这种利润只有朝廷才可以独享。相反,如果政府发行的钱币铸造精整、重量足值,那么就会出现《颜竣传》所描述的情形,“用费损,无利”,百姓也就不再参与到铸钱行为中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发行足值钱就不会引起盗铸现象。当新发行的钱币面值低于原来流通的古钱时,民间便出现了另外一种获利手段,即使用剪凿方式截取古钱中多余的铜料,使之与新钱的面值相平衡。这种方式虽然没有模仿铸造,只是使用了修整、磋磨等方式对钱币进行二次加工,同样可以视为一种盗铸行为。东汉时期就曾出现过对钱币一分为二地剪凿钱。何尚之在上奏中全然未提及铸造之事,而是云“命旨兼虑剪凿日多,以至消尽”,由此可见他把剪凿取铜看成是盗铸的一种手段,所以才会出现“民间颇盗铸,多剪凿古钱以取铜”之语句。由此观之,剪凿取铜主要是针对市场中流通的古钱而展开的,而颜竣传中的“不盗铸”则是针对新发行的四铢钱而言。因此,史籍中的“颇盗铸”与“不盗铸”都是当时情形的客观反映,都是正确的,只不过不同人对盗铸手段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已。除了上述两种情形之外,还可以使用铅、锡等廉价金属以代替铜材,铸造实际价值较低的钱币,同样属于盗铸行为。
六、“铁钱两当一”
梁普通四年(523),梁武帝听取给事中王子云的建议,于“十二月戊午,始铸铁钱”。这是我国货币史上封建政府第一次集中发行铁钱,也是首次用铁钱代替铜钱,以铁钱作为法定本位货币。
梁武帝发行铁钱之后,关于铁钱与铜钱的兑换比值,学界常引用任昉的一首诗作为证据,原诗曰:“铁钱两当一,百代易名实,为惠当及时,无待凉秋日。”该诗收录在《南史》卷二五《到溉传》之中,学者大都据此认为:一枚铜钱可以抵两枚铁钱使用。
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查《梁书》卷一四《任昉传》可知,任昉的这首诗作于天监二年出任义兴太守期间,而且任昉本人于天监七年就已经去世了,铸造铁钱是距此十五年之后的事情,因此该史料不足以作为证据来使用。但是,任昉在天监年间就提及到了铁钱,说明梁武帝正式发行之前,萧梁国内就已经开始出现铁钱流通的迹象。
七、陈五铢的发行时间
太平二年(557),陈霸先代梁称帝,定都建康,立国号陈。依据史书记载,陈朝共铸造过两次钱币,第一次发生在天嘉年间。《陈书》卷三《世祖纪》云:天嘉三年(562),“闰二月甲子,改铸五铢钱。”关于此次铸钱的具体时间,史籍中还存在着另一种观点,《隋书》卷二四《食货志》曰:“至文帝天嘉五年,改铸五铢。”《南史》沿袭了《陈书》的观点,认为是天嘉三年铸造;而《隋书·食货志》《通典》与《资治通鉴》等史籍均认为是天嘉五年(564)所铸。
我认为此次铸钱的时间应以《陈书》记载为确。首先,上述史籍以《陈书》成书最早,编成于贞观十年(636),《隋书》中的《食货志》来源于《五代史志》一书,到唐高宗显庆元年(656)才完成。其次,《陈书·世祖纪》的作者姚察还曾入仕陈朝,历任秘书监、吏部尚书等职,亲历陈朝国政大事,所以才会准确地记录出铸钱的具体时间。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天嘉三年确实存在闰二月甲子日,故应可信。最后,天嘉二年(561)十二月,太子中庶子虞荔、御史中丞孔奂以国用不足,“奏立煮海盐赋及榷酤之科,诏立施行”,也为三个月后的货币发行提供了政策保障。
本文原载《张旭华教授七十寿辰纪念文集》,郑州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注释从略,请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