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伯洪:洪都拉斯总司令,66岁回到广东老家,和87岁的亲哥哥团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13年5月19日,洪都拉斯前任国防部长、海陆空三军总司令熊伯洪来到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三兴村,这是66岁的熊伯洪首次回到广东老家。

为了迎接他,江门市副市长、广东省侨办的领导们都早早来到三兴村,与村民们一同列队等候。

当天下午两点左右,熊伯洪在广东侨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抵达三兴村。

熊伯洪与熊桃稳相见

令人没想到的是,一位87岁的老人首先迎上前去,一把握住熊伯洪的手,上演了一幕“大型认亲现场”,此人正是熊伯洪87岁的亲哥哥。

大家看到这里应该都是一头雾水,洪都拉斯的军方要员为何会与广东省三兴村扯上关系?

兄弟二人几十年从未见过面又是如何找到对方的?而洪都拉斯又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时势所迫,很多华人逃往洪都拉斯避难

其实,熊伯洪也是一位华人,此刻与他相拥的是他素未谋面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熊桃稳。

如果要探究熊伯洪生在洪都拉斯的原因,大概要追根溯源从晚清时期那段被殖民压迫的历史说起。

1869年,清政府逐渐开始走向衰亡,西方列强以强势之姿来到中国烧杀抢掠,逼迫清政府签下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随着赔款的急剧增加,清政府无力偿还,便把赔款的重担压到了百姓身上,让百姓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就在人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苦不堪言的时候,一批特地来到中国的美国人给了他们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择:前往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

当时,美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东西部之间隔着的山脉和荒漠导致交通十分不便,从而使西部的肥沃土地处于待开采状态。

时任美国总统的林肯,意识到交通不便严重阻碍了美国的发展。

于是,他决定修建一条连接东西部的铁路。

但实际是,拍板做决定容易,真正将计划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太平洋铁路完整路线图

因为修建铁路时施工环境艰苦,工作又苦又累,还时常面临着生命危险,所以许多白人工人纷纷辞职,选择去矿区赚钱。

从铁路开始修建的两年后,留下继续工作的就只剩180名工人了。

这让铁路公司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修建铁路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如果仅靠这180人,估计猴年马月都不能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铁路公司将招募工人的目光锁定在了中国人民身上。

他们深知当时中国有很多贫苦百姓,且中国人民都吃苦耐劳,如果去中国招募,他们能以更少的工资雇用到大批工人,从而解决当前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于是,他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旧照

在招工过程中,这些美国人给出了“高工资、高就业率”的诱人承诺。

很多百姓信以为真,便怀揣着“淘金梦”不远万里前往美国,成为了修建铁路的主力军。

据历史学家估计,当时参与到铁路修建中的华工大概有1万到1.5万人。

这些华人来到美国后才发现,当初美国人招工时的承诺只是个幌子,他们每天干着最危险的工作,最后领到的工资却比白人少。

在那里,华工们只能用简陋的铁锹、铁镐和手推车来开凿山壁,他们每天忍受着烈日和尘垢,稍有不慎还可能掉下悬崖。

另外,因为山上的岩石十分坚硬,华工们经常要用炸药进行爆破。

但铁路公司提供的是硝酸甘油,这种炸药极不稳定,有时轻微的碰撞都可能引起爆炸。

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而且,内华达山势险峻,山上常年积雪,用炸药爆破时经常引发严重的雪崩。

毫不夸张地说,以上每一种危险几乎都足以致命。

这条宏伟的太平洋铁路之所以能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半完成,是华工们用生命得来的结果。

甚至可以说,这条铁路是用华工们的尸体一米一米铺成的。

但这些华工们的艰辛劳动没有得到美国人一丝一毫的尊重,哪怕他们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危险的工作,仍是遭到美国一些待业人员的记恨。

他们的心中充满偏见,将自己失业的原因全都归结到这批中国工人的身上,还为此向政府抗议示威。

1882年5月,美国颁布了《排华法案》,这是一项针对修建铁路的华工、歧视华人的法案。

《排华法案》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完全不承认铁路的修建与华工有关,甚至认同是大批华工的出现才导致那些美国人处于待业状态。

1970年,美国内华达沙漠出土了大量尸骨,经检测发现,这一吨左右的尸骨全是华人。

因为证据确凿,再加上当时中国不可小觑的国际地位,美国才公开承认了华人在铁路修建中的功劳。

还在太平洋铁路旁立了一座碑,石碑上用中文刻了碑文:“加州铁路,南北贯通,华裔精神,血肉献工。”

除了这些在修建铁路时去世的华工外,还有一些人在铁路修建完成后遭到了美国的残忍驱逐。

为了生存,他们东躲西逃,选择前往拉丁美洲,而洪都拉斯正是拉丁美洲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

洪都拉斯地理位置

它从地图上来看,位于中美洲北部,东、南与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接壤,西与危地马拉接壤,北临加勒比海,占地面积只有11.2万平方公里。

1821年9月15日,洪都拉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但好久不长,在第二年,刚刚独立不久的洪都拉斯就被墨西哥吞并。

好在在1838年10月,洪都拉斯再次独立并成立共和国,彻底摆脱了被殖民的命运。

从1821年到1978年这157年来,洪都拉斯一共经历了139次政变。

因为政治长期不稳定,且军人掌握国家政权成为常态,洪都拉斯的GDP总量只有25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仅仅2500美元。

经济发展水平在拉丁美洲总是垫底,是拉丁美洲当之无愧的贫穷国家之一。

但这个贫穷且不起眼的小国,却是那些逃难华人的一个不错的出路。

洪都拉斯

因为这里人口少、竞争比较小,而中国人向来拥有吃苦耐劳的美德,来到这里的华人只要努努力基本都能过上比较稳定的生活。

于是,洪都拉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几百名逃难的华人。

面对这些华人,洪都拉斯以异常宽容和开放的姿态接纳了他们。

还让他们享受着和本国人民相同的待遇,给了这些漂泊无依、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华人一个归宿。

洪都拉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成为了他们的世外桃源,而这些华人的辛勤劳动也对洪都拉斯的建设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时在洪都拉斯的华人还比较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战败的国民党士兵躲到此地,才壮大了华人的数量,人数超过两千余人。

洪都拉斯

但是,熊伯洪的家人来到洪都拉斯的原因和以上两批人不太一样。

1926年,中国正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军阀混战,社会不稳定,人们难以维持生计。

熊伯洪的父亲为了谋生,选择抛下妻子和还未出生的儿子,独自漂洋过海来到位于中美洲的洪都拉斯,想在这个华工后裔聚集地干出一番大事业。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熊伯洪的父亲因为种种原因再没回过中国。

后来还在洪都拉斯娶妻生子,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熊桃稳也因此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

谨记父亲遗言,从此踏上寻根路

熊伯洪出生于1947年,虽然当时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不算特别富裕,但也算是小康的级别,熊伯洪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广东台山

从小到大,熊伯洪的父亲常常跟他念叨:“不了解自己的根,就无法探视未来。”

熊伯洪知道,没能再次回到故乡广东台山是父亲一辈子的遗憾。

父亲给自己起中文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同时,父亲希望自己能够代替他回到中国寻根问祖。

所以,熊伯洪一直以来都被父亲寄予了厚望,父亲在临终前也特意交代他,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

熊伯洪将父亲的遗愿牢记在心中,而且他也在父亲一直以来的教导和影响下产生了一种浓烈的故乡情怀,心中对父亲心心念念的故乡充满了好奇。

但是,当时中国与洪都拉斯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熊伯洪一直都没有合适的身份和理由前往中国寻根问祖。

熊伯洪

好在熊伯洪并没有因此放弃,他思来想去后明白,只有奋发图强证明自己,在洪都拉斯成为一个人上人,才能有机会回到中国寻根问祖。

他作为一个身处异乡的有野心、有理想、有抱负的华人,下定决心走上军事道路,周旋于洪都拉斯的权力重心。

通过不断努力,熊伯洪先是考入洪都拉斯国立大学,不久后又考上了高级军校,还成功在军队中节节高升。

从最初的初级军官一步步成为了洪都拉斯武装部队的“一号人物”。

1996年,熊伯洪再次被卡洛斯·罗伯托·雷纳总统提拔,一跃成为洪都拉斯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将洪都拉斯的军事大权独揽在自己的手中。

熊伯洪

而且,熊伯洪是洪都拉斯历史上第一位华裔部长,他获得了洪都拉斯华人圈里从未有过的最高地位,成为了一位在洪都拉斯家喻户晓的人物。

后来,熊伯洪被推举为洪都拉斯华裔协会会长,也正是这个身份给他带来了故乡亲人的消息。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一位洪都拉斯的华人回广东台山探亲,在乘坐汽车的途中,他偶遇了一位同乡,这个人刚好是熊伯洪同父异母的哥哥熊桃稳的儿子。

两人因途中无聊便开始唠嗑,在唠嗑过程中,熊桃稳的儿子对洪都拉斯华人随口提到自己的爷爷几十年前也去了洪都拉斯谋生,但后来再也没回来过。

这件事引起了洪都拉斯华人的好奇,他便开始追问其爷爷的名字,他想着洪都拉斯华人圈也不算大,没准自己还能帮忙打听到消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熊桃稳的儿子就将爷爷的名字说了出来。

洪都拉斯华人听后觉得莫名耳熟,仔细回忆后心中不禁一惊,这名字正好与洪都拉斯三军总司令熊伯洪的父亲一样!

之后,洪都拉斯华人向熊桃稳的儿子讲述了熊伯洪的事迹,熊桃稳的儿子对自己有一位位高权重的叔叔表示十分惊讶。

他为了确认事情的真相,便托这位华人将自己写的信转交给熊伯洪。

因为这次偶然的机会,熊伯洪成功与故乡的亲人取得了联系,建立了长久的书信往来。

回到家乡,实现父亲遗愿

2013年5月,熊伯洪接到了中国国务院侨办的邀请,他与中美洲其他四国的三十多名参政华人一起组团访问中国。

这次访问邀请也刚好给了熊伯洪一个回到家乡广东台山市斗山镇三兴村寻根问祖的机会。

5月19日下午两点,66岁的熊伯洪终于在故乡的土地上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熊桃稳相见。

兄弟二人激动地手握着手,仿佛有一肚子的话要问对方。

等两人情绪稍微平复下来,熊桃稳便带着熊伯洪回到自家的祖屋中,将屋子里的人介绍给熊伯洪认识。

熊伯洪仔细听着哥哥的介绍,还不时向亲戚们点头示意。

随后,熊伯洪拿出自己的手机,用手机将家人和祖屋的样子都一一记录下来。

他边拍边笑着对大家说:“我要拍下来带回去给我女儿看!”

熊伯洪看着眼前的亲人和祖屋的陈设不由思念起了父亲,他对二侄儿说:“你长得最像你爷爷。”

熊伯洪便同二侄儿说起自己的父亲来,二侄儿还在交谈中将家里的相册拿出来给熊伯洪看。

其中还有一张熊伯洪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熊伯洪拿到相册后饶有兴致地翻看了好久。

另外,熊伯洪还参加了祭祖仪式,族人们在准备好乳猪、瓜果酒肉后,把熊伯洪引领到祖先的牌位前,让他燃香祷祝。

仪式完成后,熊伯洪又在族人的带领下来到后山祭拜爷爷奶奶。

熊伯洪说:“洪都拉斯有句谚语说‘家乡不在大小,而在心里’。我希望以后能和妻子、女儿一起再回一次台山,带她们来祭祖、认亲。”

熊伯洪心中记挂着的不只是自己的小家,他还向大家表示,自己作为洪都拉斯华裔会会长,有责任为家乡、为身在洪都拉斯的华人做些什么。

5月20日,他在与江门市领导的会面中表示,等回到洪都拉斯以后,自己会积极向洪都拉斯人民宣传故乡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

尽自己所能促进中国和洪都拉斯之间的交流,同时尽力帮助洪都拉斯华人与他们的家乡取得联系。

自2013年回乡第一次探亲后,熊伯洪又回到家乡探亲多次,偶尔还会与亲人小聚几天。

2015年4月,熊伯洪还参加了在陕西西安举办的清明公祭轩辕皇帝典礼,与国人一同传承民族记忆。

清明公祭轩辕皇帝典礼

也许最初熊伯洪坚持走上寻根之路,更多是因为父亲的遗愿,但如今他在一次次回乡探亲中逐渐明白了父亲所说的“根”的意义。

所谓“根”,它代表的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代表的是经久不息的民族精神。

亦代表着代代相传的血脉亲情,这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会消散的东西。

多年来,总有不少国人为了生活背井离乡,每天奔波劳碌,他们时常将“想家”挂在嘴边。

甚至有些华侨在国外谋生时因种种原因与家人失散,始终没能找到自己故乡的亲人,独自在异国忍受着“想家”的难过和孤独。

都说归属感可以给人莫大的力量和勇气,那么,希望那些与家人走散的华侨都能在未来找到自己的亲人,落叶归根!

参考文献:

[1] 郭军《洪都拉斯华裔前国防部长熊伯洪回故乡广东寻根》[ J ]. 中国新闻网,2013-05-20

[2] 金旭《谢利·费希尔·费雪金:“修筑长城的民族”如何铸就太平洋铁路奇迹?》[ J ]. 中国新闻网,2022-05-09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13日 21:20
下一篇 2022年9月13日 21:2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