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去世10天后,朱德被告知死讯,沉默良久说:你们这样做不对啊

1974年6月10日,朱德唯一的儿子不幸去世。当时朱德的身体非常虚弱,受不了刺激,为了减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朱家人将这件事暂时对朱德隐瞒了下来。

直到10天后,朱琦的追悼会办完了,康克清才将噩耗告诉朱德:“儿子十天前走了,我怕你接受不了,决定隐瞒了下来。”

朱德听完愣住了,他眼眶红润,沉默良久才淡淡地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还这么年轻,就在我前面走了。我连他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你们这样做不对啊!”

康克清理解他的痛苦,但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只能默默坐在他身边,轻拍他的肩膀。

朱德呆呆望着与妻子一同进屋的儿媳,有关儿子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一、我朱德的儿子不上前线,谁上前线

图|朱琦

朱琦是朱德的长子,1916年出生在朱德老家四川仪陇。

朱琦三岁不到,他的生母便去世了。当时朱德正在参加革命运动,无暇照顾家庭,只能将儿子留在老家,交给自己的第三任妻子陈玉珍抚养。

1937年,年仅21岁的朱琦,想要加入共产党的队伍,不料在报名途中,遇到了国民党军,被抓为壮丁。

直到当年8月,朱德接到中央指示到南京开会讨论抗战事宜。当时国民党将领龙云也参加了会议。午间休息的间隙,龙云找到朱德,对他说:“我的队伍中有一位姓朱的新兵,听别人说,他可能是你的儿子。”

朱德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龙云:“他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叫朱琦吧!”

“我的儿子确实叫朱琦。”

“这件事,我在重庆和周恩来先生说过,他派人调查了。具体的事情,你可以问他。”

1938年,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朱琦被辗转送到延安与父亲团聚。时隔多年,父子再次见面,朱德竟然还能记得儿子的胎记,并凭借它辨别儿子的真伪。他激动地说:“是我苦命的儿子!”

朱琦到达延安后不久,朱德将他叫到自己身边,严肃地说:“抗日战争急需用人,你既然是我朱德的儿子,就必须作出表率,上前线作战。”

中央其他领导听说朱德的决定后,都过来劝他:“朱琦才来延安多久啊!你舍得让他离开吗?”

朱德回答:“天底下哪有不疼儿女的父亲,我也希望他留下来。可是他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我朱德的儿子,他不上前线,谁上前线?”

朱琦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尽管他也想在父亲身边多待几天,但战争很残酷,容不得半点松懈。于是,刚刚与父亲相认的朱琦,被派上了抗日前线,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

1943年,朱琦所在的部队在山西方县与敌人交锋时,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左腿,伤势严重。经过军医的全力抢救,左腿虽然保住了,但也落下了终身残疾。

朱琦左腿痊愈后,走路一瘸一拐的,基本的生活都不方便。一天,朱琦和父亲看完戏准备回家,出剧院时,他看到父亲的专车在那等候多时,没等父亲上车,他先坐到了座位上。

朱德看到后,生气地说:“你给我下车,走路回去!”

朱琦悄悄躲到了驾驶室外的踏板上,“坐”顺风车回到了杨家岭。朱德下车后,发现儿子回来得比自己坐汽车还快,惊奇地问:“你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会这么快呢?”

朱琦回答道:“我踩着驾驶室外的踏板回来的。”

朱德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指着儿子的鼻子骂道:“你自作聪明,占了警卫员的位置……坏了规矩啊!”

原来,中央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无论如何警卫员都不能离开首长,如果汽车车厢坐满了,即使踩在驾驶室的踏板上也要和首长一起走。

朱德稍微冷静了一点,语重心长教育儿子:“警卫员的天职是保卫首长的安全,你今天把他的位置抢了,他就不能保证首长的安全了,哪怕半路上发生一点事故,也是不堪设想的!你明白我为什么骂你了吗?”

朱琦点点头,说:“对不起爸爸,是我错了!”

从此,朱琦再也没有坐过父亲的专车。即使后来,他到北京看望父亲,每次都会在火车站坐公交车到离家几里路的地方下车(公交车不直达),然后步行半个小时回家。朱德的秘书知道后,告诉朱琦:“你腿脚不便,完全可以叫我们派车去接你的,为什么要步行这么远回来呢?”

朱琦说:“我答应过父亲,不能公车私用,如果坐车被他知道了,他会对我感到失望的!”

二、朱德要求儿子不要搞特权

1942年,朱琦从陕北回到延安看望父亲。由于长时间奔波,衣服被弄得很脏了,朱琦想要洗一洗。当时,洗衣服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衣服裹住皂角粉在水边用棒子捶打;另一种,则是用肥皂洗。但一般是用肥皂洗。

朱琦没有肥皂,只能使劲搓洗衣服。朱德的参谋潘开文看到后,帮朱琦从办公室领了两块肥皂,正准备送过去时,碰巧遇到了在外面散步回来的朱德。

朱德问他:“两块肥皂是给谁准备的?”

潘开文回答:“给朱琦同志洗衣服用的!”

朱德听完,跟着潘开文来到朱琦面前,教育他们道:“公家的东西怎能随便拿呢?何况延安本来就物资紧张。下不为例,听到了吗?”

两人像犯了错的孩子,小声回答:“知道了,我们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1948年,朱德将儿子送到了石家庄铁路局,让他从烧炉工开始做起。

我们知道,根据朱德在中央的地位,他完全可以安排儿子去一个相对轻松,或者离家人近的岗位。可朱德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坚持把儿子培养成革命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而不是接“权”、接“官”。

朱琦去石家庄铁路局前,朱德反复叮嘱他:“你没下过基层,不懂得人民的苦。到了石家庄要服从组织的安排,跟工人同志同吃同住,不要搞特权,更不能向领导透露你是我朱德的儿子。要从头学起,记住了吗?”

朱琦默默回答:“爸爸,我记住了!”

于是,朱琦从一个团级干部变成了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因为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他得到了火车师傅的“真传”,学会了开火车。

后来,朱琦被调到了天津铁路局担任管理工作,本来以他的职务是不用开火车了,可他一直坚持父亲的忠告,常常奋斗在一线,亲自为人民服务。

有一次,朱德乘坐专列从北戴河回北京,北京与北戴河之间往返的火车,要在天津铁路局更换车头。秘书提醒朱德,朱琦是这列火车的司机,并询问他要不要见一见。

朱德说:“等到了天津再说。”

专列开进天津站后,还没来得及喝水的朱琦,领导走到他面前说:“待会,坐你车的首长要见你,你先别离开。”

中央领导的行踪是严格保密的,朱琦在开动火车的那一刻,他并不知道自己在为谁开车。他接到通知后,简单整理了下工作服,发现身上全是油污。

他准备换一身衣服再去见首长,工作人员却说:“这样正好,首长就是要看你工作的样子。”

朱琦被工作人员引着进入火车上的会客室,他不知所措站着,不敢坐到沙发上,因为他怕弄脏沙发。几分钟后,会客室的门缓缓打开,朱德从门外走进来,朱琦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说的首长,就是自己的父亲呀!

父子二人在会客室见面后,朱德看着浑身脏兮兮的儿子,开心地说:“听他们说,你在铁路局工作很卖力,学会了开火车,可以为人民服务了。不愧是我朱德的儿子,你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三、朱德为孙子取名“援朝”

朱琦与妻子赵力平相识于1944年,“月老”是赵力平的领导,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长彭绍辉,当时朱琦在抗大七校担任队列科长一职。

彭绍辉见朱琦和赵力平,男未婚女未嫁,非常般配,自觉当起了“月老”。一天,他找到机会对赵力平说:“小赵同志,你见过学校新来的,那个朱老总的儿子没有?”

赵力平点点头,说:“见过了,长得挺好的,可惜左腿残疾了。”

“你觉得他人怎么样?”

赵力平隐约察觉到,首长话里有话,但她不敢明说,她只能稍作敷衍回答道:“性格挺好的!”

“那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赵力平明确了自己的猜想,她有些犹豫。在那一瞬间她想了很多,1926年出生的她,当时刚满18岁,暂时没有结婚的想法。就算产生了结婚的想法,她也没想过嫁给朱老总的儿子。

赵力平回答首长:“还是不了吧!”

后来,赵力平见到朱琦,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总是躲闪。朱琦主动邀请她去家里吃饭,她也婉言谢绝。

赵力平是嫌弃朱琦残疾吗?

那倒不是。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赵力平从小就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她之所以不愿和朱琦扯上关系,是担心别人在背后说闲话,说她“势利眼”。

图|赵力平(左)、朱德(中)、朱琦(右)

朱琦的继母康克清,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非常欣赏赵力平的人品,也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于是,她让女将军李贞和贺龙等人轮番上阵,说服赵力平。

在朱琦的真心追求以及各位领导的劝说下,1946年3月,赵力平答应和朱琦结婚,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证婚人是贺龙。在延安的朱德和康克清听说后,开心不已,多次派人邀请他们到延安做客。

后来,内战爆发,朱德和康克清跟着中共中央多次辗转,赵力平本人也因加入了边区土改工作团,脱不开身,一直没能如愿见到公公婆婆。

直到土改工作告一段落,赵力平才和朱琦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第一次与“神秘”的公公婆婆见了面。

第一次见面,公公婆婆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他们和蔼可亲的面容和话语,让赵力平想起了父母。她很高兴,觉得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里,该是多么幸福啊!

因为工作的原因,朱琦和赵力平只在西柏坡待了一个月左右。临别前,朱德夫妇为他们饯行。饭桌上,朱德对朱琦夫妇说:“你们结婚我们没有准备礼物,就将这套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送给你们吧!一定要用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朱琦说:“谢谢爸爸的礼物,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期望的!”

夫妻俩先后在石家庄铁路局和天津铁路局工作了几年。

1950年,赵力平第二次怀孕(第一胎流产了)。朱琦多次带她回北京看望父母,在中南海丰泽园含合堂住过几次。年过六旬的朱德,见到身怀六甲的儿媳,知道自己终于可以抱上孙子(孙女)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叮嘱儿子和妻子要给儿媳好好补一补,生个大胖小子出来。

1951年,赵力平为朱家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这个孩子出生的那段时间,正好朝鲜战场上传来喜讯:志愿军发起的第三次战役结束,成功攻克了汉城(今首尔)。

一辈子都在为国家操心的朱德,心血来潮,打电话告诉儿子,让他给孩子取名“朱援朝”,希望孩子从小树立保家卫国的伟大志向。

当时,五一劳动节将至,还没见过孙子的朱德夫妇急坏了,反复催促儿子儿媳,趁放假将宝贝孙子带到北京让他们看看。

朱琦将家人带到北京后,朱德和康克清每天下班无论多累,都会找时间逗孙子玩。特别是康克清,她每天都会亲自给孙子洗澡、换尿布。夏天为孙子洗澡时,经常累出一身汗。

常言道:爱子莫若母。可是在朱家,赵力平却看到爷爷奶奶在爱孩子、照顾孩子的耐心和细心方面,甚至超过了母亲的情景。

图|朱德夫妇和孙子朱和平

因为看到爸爸妈妈将太多精力倾注到孙子身上,朱琦和赵力平害怕他们累坏了身体,夫妻俩决定将孩子带回天津,自己抚养。无奈爷爷奶奶一个劲地念叨,反复写信:“让孩子留在北京吧,我们忙不过来,可以请保姆帮忙带。你们现在年轻,精力旺盛,正是为党、为人民工作的最佳时期,如果可以帮你们分担一些带孩子的负担,相信你们在工作上会有更大的成就。”

朱琦夫妇不想浪费父母的一片好心,只能将刚满十个月的朱援朝送去北京,给他们带。

1951年,朱琦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朱德考虑到抗美援朝胜利指日可待,他给第二个孙子取名“和平”,表示他对和平的向往。

朱琦夫妇将朱和平带到8个月大时,又被父母催促送到了北京。因为孩子都在北京的缘故,朱琦夫妇每逢节假日都要去父母家看孩子。他们每次去北京都是坐公交车到中南海,从来没有坐过朱德的专车。

赵力平回忆公公婆婆:“他们非常重视这样的细小事,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操守。实际上,其中也包含对自己的疼爱。”

四、朱德要求儿子勤俭节约

朱德的祖祖辈辈都是吃苦耐劳的清苦农民,他的祖父去世前几天还在地里干活,祖母是家里的“管家”,在她的操持下,家里十几口都勉强吃上了饭。虽然物质上贫穷,但精神上非常富有。

童年时期的经历,让朱德深知人民生活的不易,也让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格。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始大生产运动,朱德带头开荒种菜,在王家坪种了三亩菜,长势喜人,他将吃不完的都送到了食堂,让大家一起吃。

除了严格要求自己节俭,他还让儿子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大家都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整个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生活,朱家也不例外。

朱德主动申请减少自己的粮食配额,将粮食让给需要的人。那几年,朱家经常吃米和菜煮到一起的“糊糊”。

一天,朱琦和妻子到北京来住,朱德亲自下厨为大家做了一顿“忆苦思甜”饭,桌子上没有肉菜,全是野菜。他对朱琦夫妇说:“今天为什么让你们吃野菜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希望你们不要忘记革命年代的苦。现在国家困难,和当时的处境差不多,你们作为朱家人,更应该和人民一起渡过难关!能节约一些是一些。”

朱琦吃了一口野菜,朱德问他:“野菜苦吗?”

朱琦摇了摇头说:“不算太苦!”

“我们长征时,连野菜都吃不到,只能吃皮带。如今毛主席号召我们带头吃野菜,我们必须听主席的话,与人民共患难!”

五、朱琦去世后,朱德让孙子大年三十回部队

图|朱琦

1974年6月10日,朱琦突发心脏病,当晚抢救无效死亡。当时朱德身体状态很差,康克清和赵力平等知情人,为了不让朱德担心,将事情暂时隐瞒了下来,只说朱琦还在医院接受抢救。朱德被蒙在鼓里的那几天,饭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一有空就追着康克清和赵力平问:“朱琦好些了吗?醒过来了吗?”

直到6月20日,朱琦的追悼会都办完了,康克清和赵力平商量将事情的真相告诉朱德。

当天,朱德躺在沙发上看报纸,康克清小心翼翼走到他面前,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朱德仿佛做好了心理准备,淡淡回答:“你说吧!”

“6月10号,朱琦走了,追悼会已经办完了…我想让孩子到家里来聚一聚。”

“你们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你们这样做不对啊……”

朱琦去世后不久,军委考虑到朱德身体越来越不好,儿媳赵力平也经常忙不过来,想着将他的第三个孙子朱全华调到北京工作,方便照顾朱德。

朱全华刚进家门,朱德奇怪地问道:“你被部队开除了吗?”

朱全华清楚爷爷的脾气,他支支吾吾回答:“没有,最近部队要我来北京汇报工作,可能需要待几天。”

朱德暂时相信了他说的话。

后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朱全华多次回家看望朱德,这引起了朱德的疑心:“你不是说待几天就走吗?都这么久了,部队还没让你回去吗?”

朱全华知道纸肯定是包不住火了,他只能向爷爷坦白了事情的原委。

朱德立刻让他将自己的首长叫到家里来,说:“我知道这是组织给我的关照,但我不要他照顾,他正是需要锻炼的年纪,将他放到温室里,他还能开出好花吗?让他在部队里多历练历练吧!”

“可是,老总……”

“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朱家不需要孝子贤孙,需要的是革命的接班人。”

首长拗不过朱德:“老总,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们就将全华调回原来的部队吧!”

朱全华收到通知时,已经是除夕的前一天了。他找到爷爷,说:“爷爷,让我陪您过完这个春节再走吧!”

朱德严肃地说:“军令如山,你作为一名军人,连这样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吗?回去吧,就算明天是大年三十也要走!”

图|朱全华

朱全华没有再说话,他回到单位默默收拾行李。大年三十,朱全华坐上了离开北京的火车,回到了部队。

2021年9月20日,朱全华逝世,享年65岁。

写在最后的话:

朱德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注重培育良好的家风。好的家风涵养好的作风,朱总司令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这对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他严于律己、公私分明的高风亮节,也为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勤政为民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朱德总司令和他的儿子朱琦。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13日 21:19
下一篇 2022年9月13日 21:1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