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水占人体的60%~75%左右,喝水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清除体内的有害毒素,增强免疫力,此外,多喝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能三天不喝水。
肾脏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以及代谢废物,还有一定的内分泌作用,主要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水进入人体以后,经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血液随着血管循环进入肾脏,通过膀胱刺激形成尿液。有的人一喝水就尿多,是不是因为肾脏出现问题了呢?
一喝水就尿多,代表肾脏好还是不好?看完这4点,可能就明白了
1.饮水量大
正常人饮水量一天通常是在800-2500毫升,大量饮水以后,水分经过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的循环,会导致血量增多,经过肾脏滤过,感受到压力增高以后,会出现滤过增强的表现,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来完成肾脏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功能。
多喝水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如果因为大量喝水导致排尿次数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在平时少喝一些水,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2.饮水速度快
饮水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尿液增多,肾脏主要是通过合成抗利尿激素和释放来控制水量的排出。饮水后产生血容量增加,肾脏加速其代谢,造成水分迅速排出体外,因此喝水后立刻就有尿意。
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对身体不好。
3.炎症刺激
人的泌尿系统非常敏感和脆弱,在不注意卫生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炎症。尿道炎尿多就是因为炎症的刺激导致尿道感觉敏感引起的。
出现炎症时一般表现为尿道痒、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分泌物等症状,出现炎症时应及时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经过治疗后症状会得到缓解。
4.膀胱容量小
膀胱容量正常情况下在300-500ml,当膀胱容量减少时,排尿次数就会增多。
膀胱容量小且没有器质性疾病的人可以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比如适当地憋尿,来增大膀胱的容量。有器质性疾病的人,可以通过膀胱扩大手术进行治疗。
如何保护肾脏健康?
1.注意饮食
在饮食上要控油、控糖、控脂,尽量不吃咸菜和肥肉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健康,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吃一些瘦肉、牛奶等优质蛋白,还要记得多喝水。
2.良好习惯
要做到不憋尿,及时排尿,不让尿液在膀胱中停留过长时间,这样容易导致泌尿系统出现炎症,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防止尿路感染。不可乱用药物,长期用药会导致肾脏受到损害。
3.合理运动
适量的运动能够锻炼身体,提高人的身体素质,通过慢跑游泳等运动,能够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肾是排泄器官也是分泌器官,适量运动对肾有很大的好处。运动量过大容易导致肾包膜积液,肾脏受到损伤,所以运动还是要适量。
肾脏不好的症状
1.水肿
肾脏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肾脏出现问题时,这些水分和毒素就会在体内聚集,导致血中肌酐升高。
水肿是由于血液内的血流减慢、缺氧,造成了局部的肿胀,这是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慢性肾炎患者都会出现水肿的症状,出现这种症状不用太担心,及时就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慢性肾炎是可以痊愈的。
2.贫血
肾脏可以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促进生成血红蛋白。一旦肾脏出现问题,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过少,还会让血红蛋白的生成遇到阻碍,造成贫血。
3.头晕耳鸣
当肾脏出现问题,会影响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缓慢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引发头晕耳鸣等现象,时间长了会使记忆力下降。
4.体内激素浓度升高
肾脏具有代谢功能,如果肾脏出现问题,激素不能及时代谢,激素的浓度就会升高。
5.腰酸背痛
在生活中如果经常感到腰酸背痛,可能是因为肾脏出现了问题。肾脏具有代谢作用,可以排除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肾脏出现问题时,水分累积,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导致气血不畅。
另外肾脏靠近腰部,肾脏出现问题是,可能会导致腰酸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