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秋节”,我们究竟是过得什么?
从不同角度出发,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对普通百姓来说,“亲情团圆”是中秋节永恒的主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
1.亲人分散,月圆召唤。
现代社会,年轻人外出工作,一家人聚少离多已是常态。
“月是故乡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中国人对故土家园有着浓郁的感情,
即便离家千万里,缕缕乡愁也一直飘荡在游子的心中。
仰望着秋月渐趋圆满,自然也就想起自己该回家了,那里有一双双眼睛早就眺望,又一张张日历反复打量。
毕竟,血脉亲情贯穿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能与家人团圆而不归,心会不安。
所以,中秋满月普照,四海游子归家。
2.习俗传承,生活有品。
中秋节里吃月饼、赏月是大众习俗,也成为华人的文化基因。
天上满月清辉万里,人间烟火围桌而坐。一家人谈笑风生,手握圆圆的月饼。
一口月饼劲道甘甜,满怀月光温润明亮。这是秋风寒凉里不朽的情怀暖色,这是人间烟火里的清雅诗韵,
这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粗糙生活里升华出的生活品次,脚踏大地,仰望星空。星光熠熠,月光皎皎。
所以,中秋节里,我们吃的是月饼,汲取的是文化营养,生生不息,世世代代,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