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叶剑英病情危急,中央急召钟南山驰援:这是医疗界的淮海战役

1984年,广州军区一架军用专机从空军基地腾空而起,紧急飞往北京。

彼时,广州医学院里,著名呼吸科专家钟南山教授的办公室里传来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电话那头是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正纾的声音“老钟,准备一下,赶紧出发赶往北京,这次的任务十分紧急!也是绝密!”。

钟南山来不及整理手里的文件,紧急赶往了广州军用机场,他全然不知接下来的任务会有多么艰巨,这次刻骨铭心的任务使钟南山的名字刻在了人民心里。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1979年,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党中央领导人们为了国家的改革发展呕心沥血,日理万机,82岁的叶帅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为党的事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挽救了当时的困境。一代伟人,守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稳步前进,他的贡献不能简单地用文字和语言来形容。

然而日渐繁琐的压力使得叶老的身体每况日下,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无心去检查身体,身边的人看着叶老的身体也是干着急,希望他尽早去医院检查身体,甚至专门为叶老准备了专业的医疗和保健委员会。可叶老工作繁忙,只能偶尔抽空检查身体,医疗人员很难系统地确诊他身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时间久了,叶老走路也开始不稳,浑身冒汗,有时候在屋里走来走去。叶老也很配合医疗团队的治疗,连续几周,医务人员都是在边观察边分析中度过的,尽管这样,叶帅的病因并不能马上有个准确的判断。

医疗人员也很急切,叶老已经年过八旬,若迟迟无法得出论断,耽误了治疗,怎么对得起全国人民的嘱托。叶老看出大家的心情,经常性开玩笑,让大家不要有什么精神压力,自己或许得的病是疑难杂症。

终于,在专家和医务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叶帅的病情很快得到了确诊,他患的是“帕金森症”,这种病是一种老年常见病,即便在今天,这种病都很难被治愈,说白了就是一种让人不能动的病,会持续恶化,无法缓解,期间极其容易引起感冒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这些病症对于一个八十岁的老人而言,是无法承受的。

因而,在叶老85岁的时候,身体素质更是明显下降,尤其是到了阴雨天气,经常性地引起肺部感染。可是重任在肩的叶帅并没有因为患病而影响工作,永远将国家大事摆在第一位,发病期间,静脉注射频繁,叶老又血管纤细,加上长年累月穿刺次数太多,越到后面难度就更大了,为此他受了不少病痛折磨。

叶帅曾多次提出要退出中央领导层,戎马一生的他放弃了安享晚年的机会,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贡献在了岗位上,贡献给了人民。可是,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热情更加激发了他病情的恶化。

1984年,一次突如其来的发病,让叶老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数十天,几次三番地紧急抢救,叶老靠着呼吸机才得以保住生命,情况极其不容乐观。

众医学专家为了治好叶老的焦头烂额,然而考虑到叶老的年龄,以及各种基础疾病的累计,很难找到根治的办法,只能采取保守治疗。医疗人员昼夜监护,看到这位功德无量的功勋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大家心里难过不已。

中央对叶老的病高度重视,下达指令要全力抢救。召集各种医疗专家齐聚北京,商讨治疗办法,各方面都要全力以赴支持抢救工作。然而国家也同样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打算今天八一建军节不再举行建军节庆祝活动,取消任何庆祝类的活动。

正当大家陷入悲痛的心境时,面对这种危急的情况,医疗组的一位专家向党中央举荐了一位呼吸科专家——钟南山教授,钟南山临危受命,面对大家的期许,是否能够力挽狂澜?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中央得到专家的建议,立即派人前往广州,找到了当时有名的肺部疾病专家钟南山,钟教授匆忙收拾行装赶往北京,大家寄希望于他可以想到治疗叶帅的方法。当时的钟南山还不是如今的“共和国勋章”北京的专家们都束手无策,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那么他是否可以成功呢?

钟南山教授出生于1936年,他家是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是医学博士钟世藩,母亲廖月琴也是毕业于高等医科院校。钟南山小的时候体育天赋出众,在全国的田径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本来可以成为一名运动员。

然而父亲对钟南山的教导,让他改变了想法,做出了改变终生的决定,学体育是一时的事业,然而学医可以一生贡献人民。所以钟南山决定子承父业,只身前往北京医学院学医,他的医学之路并不平坦,毕业后下放到农村基层当了十一年的乡医,他兢兢业业,在当地颇有威望。

在农村积累了很多经验,因为医术高超而闻名,可即便如此,很多危机情况下,遇到病人时,条件有限,经常性束手无策,只能在病人痛得厉害时打一针止痛药,他痛恨自己的医术不够高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他意识到自己的水平远远不够,要救世济人,就不能只在原地踏步,钟南山回到广州,见到了久未谋面的父亲。父亲告诉他,他都已经35岁了,父亲的一番话让他辗转难眠,35岁,却一无所成,内心不免五味杂陈。

钟南山发现我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还十分落后,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呼吸道疾病一直是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于是毅然决然想要去英国留学深造,可是对于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的祖国来讲,出国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念头,所以对于35岁的钟南山来讲,他的医学生涯才刚刚开始。

43岁的钟南山参加了教育部外派学者资格考试,由于忙于临床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复习,英语考试发挥不算出色,但他仍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了为期两年的赴英进修机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钟南山先生终于获得了公派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的机会。

当时的英国并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历,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的医生只是一个观察者,不具备学习能力。他的导师甚至不愿意多教导他,三年的留学机会给他缩短成八个月,很多研究也不愿意让他参与,只能参观实验室和病房。

钟南山先生受到轻视后,感到分外耻辱。他个人被轻视还好,但留学就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为了给自己,他发誓一点要给祖国争口气,钟南山先生更加发奋努力。

凭借着自己在医学上的天赋,积极吸收英国医学理念,很快就成功取得了6项重大成果以及7篇学术论文,其中4篇被发表在了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以及糖尿病学会上。

最终钟南山先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改变了英国师生对中国医生的偏见,大家对钟南山以及中国都刮目相看,钟南山为自己和国家赢得了尊重和信任。

此时的钟南山终于得到了导师的肯定,多年后回忆起来,导师弗兰利先生还是对这位勤奋好学的中国学生印象深刻。他曾多久挽留钟南山留在英国都没有成功,因为钟南山的心在祖国,他的事业也在祖国。

接到拯救叶老的任务,是钟南山在回国一年后收到的任务,10个小时后,他迅速赶到了抢救大厅,他深知叶老为国为民劳苦功高,所以他一定要拼尽全力救下叶老。

说起来,二人也有一定缘分。他父亲所就职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就是叶剑英亲笔题词。

一番紧急抢救后,叶老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钟南山先生立马对他身体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监测,确认指标渐趋正常后也终于暂时放下了心,医护人员终于松了口气

叶老终于苏醒,两个月后肺部炎症基本消失,开始进行停止使用呼吸机的训练。

正因钟南山先生加上医疗组人员的不懈努力,叶老多了两年陪伴我们的珍贵时光。

然而两年后的一天,叶老的心脏再次出现室颤。到后来,长期的心脏按摩已经不起作用,叶老进入了弥留阶段。

1986年,心电监护仪上的波峰消失了,伟大的叶剑英同志,去世了。当天下午,在中央召开的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的大会上,胡耀邦宣读了这一噩耗。叶老不知道的事,他的精神后继有人,四十年后,有人沿着他的轨迹“逆流而上”。

医者仁心 国士无双

非典爆发,此时的钟南山教授已经67岁了,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非典的传染性极强,很多医护人员都不敢接触病人。钟南山将所有的重症病人都接到了他所在的医院,冒着被传染的风险,细心治疗,凡事亲历亲为,甚至因为连续工作38小时而累倒,他的努力感动了无数患者和家人。

终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夜以继日,摸索出了一套治疗非典的“三早三合理”的治疗方法,终于控制住了非典。他总说,医场就是战场,医生就是战士!作为战士,必须毫不犹豫地冲到第一线。

当年,钟南山院士带领医疗团队连续奋战193天,被广东省授予的特等功,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还被评为了“感动中国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非典过后,他重归寂静,在他的眼里,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

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再一次让全国人民陷入了恐慌之中,这次的病毒比非典更可怕,传染性极强。不断增加的感染病例让恐慌与不安笼罩了整个中国,谣言更如野草蔓生。

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春节,当全国上下都提倡不去武汉的时候,钟南山院士义不容辞地踏上了去往武汉的高铁。霎时间,一张钟南山院士靠在高铁站座椅上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动容泪目。

他必须去,一如非典当年,义无反顾地冲向第一线。他的到来安抚了全国人民揣揣不安的心。此时的钟南山院士已是 84岁高龄,满头华发,但仍然精神矍铄,意志坚定。面对武汉严重的疫情,钟南山先生痛惜地哽咽着说:“全国帮忙,武汉能够过关!”

他多次在媒体面前发声音,希望大家重视这次病毒,呼吁大家要隔离注意安全,戴口罩。可自己却不顾个人安危投入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同时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给足大家自信心。他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生之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被确诊的感染人数和一天比一天增多,新冠病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扩散,这对参与的医疗人员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研究人员迟迟找不到病毒的源头,多次研究无果,无法抑制蔓延和扩散,管控疫情一度陷入僵局。

钟南山没有退缩,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一位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康复出院,创造了医学救治的奇迹。

有了成功的案例就有了希望,决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钟南山院士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即便看起来必死无疑的患者,我们还是要像绣花一样抢救争的最前面!

在万千人民的注视下,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终于建成可以用来收录病人。至此,三山终齐聚,“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可见钟南山院士在人民心中的威望,他在,一切都会好。

这位老人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抗争了一辈子,拯救了无数生命回来。新冠肺炎能够有如此高的治愈率,得益于钟南山以及全国上白衣天使的共同坚持。

中国能成为第一个抗击疫情成功的国家,钟南山先生功不可没。

钟老一生中全力奔走在“抗疫之路”上。钟南山先生不仅是抗击新冠疫情的指挥,更是人民心中的“定心丸”。

这位老人,他像一座灯塔照耀着万千人民的心,他也实现了年轻的时候当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梦想,如今钟南山依然是一名青春依旧的运动健将,他以自己的专业,更以自己饱满的生命,引领全国人民和新冠病毒赛跑,冲在抗疫斗争的第一线。

总结

钟南山先生的晚年生活是一篇绚烂的史诗,正如当初的叶老,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到了最后一刻,钟南山在这条为国为民路上满腔热血的奔波。

幸运的是,如今的我们拥有无数个“南山”。他们身穿白衣,他们在国难面前,逆着万千车流,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

我们很自豪,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肩负历史使命,从祖辈手里拿起交接棒,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用青春热血守卫着他们的信仰与人民,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如今新冠疫情持续了三年,中国成为全球的抗疫先锋,在祖国的强大后盾下,在钟南山先生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共同克服困难,我们相信终有一天,病毒会彻底的被驱逐,我们可以摘下口罩相见。

让我们向这位老人致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9日 12:40
下一篇 2022年9月9日 12:4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