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屏”的消失,是手机行业的一次自我反省

最近这段时间,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用“暗流涌动”来形容,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为过。一方面,骁龙8+的登场不仅在暑期成就了一大批能效比大幅增长的新款旗舰机型,也使得高通方面重新夺回了主流消费群体的青睐。

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品牌在7、8月份就已推出了一批主打高性能、游戏向的新品。但关注这一市场的朋友恐怕都能猜到,真正的“旗舰大战”还得等到9月份才会正式打响。

不过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些已发布,或虽未开售、但已经被大量曝光产品端相关信息的新机时,就能够很明显地看到一个横贯今年年中到年末,甚至可能影响到后续几年的设计动向。那就是“瀑布屏”,或者说大曲率曲面屏的消失。

“瀑布屏”的兴起,其实比大家想象的要早得多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提到“瀑布屏”,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前几年的几款旗舰机型。但实际上,大曲率的曲面屏设计在量产机上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差不多8年前。

早在2014年11月,三星方面发布了一款被命名为“Galaxy Note Edge”的旗舰机型。作为Galaxy Note 4的衍生版本,Galaxy Note Edge最大的特征就是配备了一块曲率极大的单侧曲面屏。事实上,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三星探索“侧曲面”屏幕设计在手机上实用价值的一款“量产概念机”。

在这款产品上,三星为面积巨大的屏幕曲面部分设计了功能众多的插件,并且这些插件后来也就成为了影响整个行业至今的“曲面侧边栏”功能雏形。

有了Galaxy Note Edge的成功经验,三星很快就在2015年4月和8月先后推出了采用大曲率双曲面屏的Galaxy S6 edge和Galaxy S6 edge+。并且它们不只是继承与发展了大曲率曲面屏的设计,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这两款机型实在是卖得太好,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也可以说是首次为整个手机行业树立了“曲面屏=顶级旗舰”这个概念。

与Galaxy S6 edge、S7 edge相比,Galaxy S8的曲面边缘明显“平”了不少

有意思的是,虽然三星这两代的三款产品才是“大曲率曲面屏”的开山鼻祖。但实际上,三星自己却很早就放弃了大曲率的曲面屏设计。自2017年的Galaxy S8系列开始,三星方面就显著减小了旗舰产品上曲面屏的边缘曲率。

Galaxy S22 Ultra的屏幕虽然乍看之下很“曲”,但更多却是中框造成的错觉

事实上,最近几年尽管三星也曾推出了诸如Galaxy Note10+、Galaxy S22Ultra这类,屏幕边缘“看起来”弯得很厉害的机型,但实际上它们的曲面弯曲程度以及曲面部分的宽度都已大为克制。“看起来弯”更多的则是因为中框与底壳的造型所致,并非屏幕本身的曲面很大。

全面屏时代的“瀑布屏”,也有不得已之处

当然,对于更多朋友来说,提到最近这几年的“大曲率曲面屏”,想到的还是几款极具代表性的机型。比如华为的Mate30系列,比如vivo的NEX3、NEX3S,以及荣耀的Magic 3、Magic 4系列。

不可否认,这些机型不仅采用了曲率、曲边面积都极大的屏幕设计,并且也正是它们将“瀑布屏”这个名称真正赋予了这种设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开创了智能手机外观设计的一个新“流派”。

然而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那样,在这些机型开创“瀑布屏”设计的年代,真正的大曲率曲面屏先驱三星,其实早已抛弃了这样的设计,逐渐转向了“微曲屏”方案。那么,为什么这些厂商还要在当时积极采用和宣传“瀑布屏”呢?

很显然,为产品在外观上提供一个很高的辨识度,并通过“瀑布屏”这个名称来营造噱头,当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意识到一些额外的时代局限性。

比如,熟悉过往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当时手机行业的“全面屏”概念方兴未艾。虽然类似三星、LG之类的厂商已经开始主导显示参数的革新(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杜比视界屏幕,早在2017年已在手机行业出现),但对于当时的国内市场来说,比起追求屏幕的“色彩素质”,追求更高的“屏占比”显然才是更容易引起消费者共鸣的设计方向。

在小米CC9 Pro的发布会上,雷军曾坦言采用曲面屏是为了让手机显得不那么厚

不仅如此,差不多就是在那段时间(2019年-2020年),智能手机上的“大底拍照”与“超高功率快充”也开始逐渐成为颇受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彼时的机身内部堆叠工艺、散热设计、天线集成度等技术,则尚未达到如今的成熟度。

这也就意味着,通过使用大曲率“瀑布屏”配合极窄中框和同样极高曲率的后盖,厂商可以变相增加手机的实际厚度,同时又可以让消费者感觉“很纤薄”,从而为新的内部设计腾出空间。

噱头和实用性均已丧失后,“瀑布屏”自当退场

明白了“瀑布屏”,或者说大曲率曲面屏两次在手机行业兴起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现在不再流行了。

一方面,用过“瀑布屏”的朋友会知道,虽然它的确可以带来“近乎无边框”的视觉体验,但同时也会导致严重的屏幕边缘偏色问题。特别是一旦组装工艺稍有差错,“瀑布屏”甚至还可能会有一些更糟心的显示缺陷,包括但不限于“阴阳屏”、屏幕整体发绿、屏幕整体发黄等等。

况且随着各视频网站在内容建设方面的发力,如今消费者早已不再将“屏占比”作为评判显示效果好坏的第一要素。相比之下,有没有使用业界顶尖的屏幕基材、屏幕的色域够不够广、亮度够不够高、色彩是否准确、能否支持主流的HDR标准等等,才是现在消费者更为看重的“屏幕参数”。

另一方面,虽然“瀑布屏”在外观方面确实噱头十足,但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种短板也已随之浮现。观感上的偏色且不说,超大的曲边也决定了这类机型在游戏、甚至日常操作中都更容易误触。再加上过窄的中框、过大的曲边面积,还会带来更脆弱的机身结构以及(相比直屏或微曲)高得多的维修成本。说白了,除了乍看之下“很新奇”外,“瀑布屏”的实际体验其实没啥可称赞之处。

曾经很青睐瀑布屏的华为,新款旗舰机型似乎也将重回微曲屏

况且,早年间手机厂商争相采用大曲面、瀑布屏,除了噱头外,还有一个用意是为了给大容量电池、更大的相机模组腾出空间。但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手机的内部结构已经可以做得比过去紧凑得多。比如此前在2019年时,厂商光是为了给5G手机塞进2-3个5G天线模组就要绞尽脑汁,但现在5G手机里随随便便就能有七八组、甚至更多的天线。

即便是已经“不太曲”的三星手机,也准备在下代旗舰上强化中框、把屏幕做得更平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手机厂商普遍在影像硬件上的“堆料”,消费者对于大尺寸的镜头凸起、巨大的后摄“奥利奥”这类设计也已逐渐习惯。而这实际上也变相降低了厂商对于高曲率机身前后壳的设计需求,毕竟既然这些元器件都能塞得下了,继续使用消费者已不再欢迎的大曲屏,显然也就失去了“必要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8日 21:08
下一篇 2022年9月8日 21:0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