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的证明错了?创造优越环境让科学家潜心研究

近年来,无论是文案还是视频,我都看到有对已故数学家陈景润的批判。有人说1十2的证明成果是个错误,甚至说当初为陈学润颁奖是中国数学界的耻辱。我认为陈景润如果正确地证明了1 2,这就离最终的证明1 1只差了一步,仍是重大的数学成果。如果后面有人最终证明1 1不可能,那么就证明哥德巴赫的这个猜想是错误的,这和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正确是同样伟大的成就。我的意思是说,科学家发现或证明错误的理论、命题丶猜想、研究路径等和发现、证明正确的理论丶命题丶猜想丶研究路径同样伟大。对于科学的未知领域,试错不可避免,正是在不断地试错中趋于找到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当然也不排除一次搞对的情况,那很可能是少数个例。但是我还看到有比较详细的批判说陈景润论文的推断丶证明丶逻辑存在很多问题和错误,是篇错误的论文,这个事我们普通人就无法评判了,应该是中国数学界出来发声。国际数学界应该是认的,后来者都是直接冲着1 1去了,而且算基本上也有结果了吧。即使陈景润的证明真有问题,我觉得也敢于承认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科学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不存在什么耻辱之类的扯淡说法。

陈景润出成果时,算是在特殊的时期,那时中国有世界级影响的顶尖科学家好多都还在,但此后几十年来中国数学界的成果还是少了。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即使是文字,还是以数理逻辑在演进区分整合的。数学确实太重要了,数学突破了,物理丶化学丶天文丶生物、信息等学科都会相应跟进突破。就是经济学,你如果不是一个好的数学家,也很难说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至少对技术经济学是这样。数学是最值得重视和投入的基础科学。还有就是外语,现在出现了轻外语的声音和倾向,我认为这对交流互鉴不利,会推高交流互鉴成本和交流互鉴的质量效率。特别是在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需要准确地研读到第一时间第一手来自全世界的科学成果,如果不精外语,全靠专门的翻译人员翻过来的二手文献,这肯定会有大问题,而且专业的翻译人员看似专业,那只是语言方面专业,他并不是科学方面的专门家,翻译的理论他自己都不清楚,如何译得专业准确呢?无非是凭自己理解丶或找一些参考丶甚至就是直译,即使是直译也要懂专业才直译得了专业词汇。所以什么样的专业需要强调外语,什么样的学科可以淡化一下外语,还是要全盘考虑丶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至于有人说,我们的数学学科不出人才,是因为没有开逻辑课,没学好逻辑,我倒不以为然,数学就是最好的逻辑,逻辑也是由数学来的,当然这里肯定不是指社会逻辑学。数学等基础学科进步不如工程学科明显,还是重视不够、价值取向影响、浮燥短利行为所致。应当注意这部分学科丶人才的培养,并创造优越的环境机制让一些人潜心于科学研究。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7日 15:05
下一篇 2022年9月7日 15:0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