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心中,食品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尤其处于疫情特殊时期的当下,食品和餐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SIAL世界三大食品展之一”SIAL国际食品展(上海)于2022年5月18-20日线上举办主办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本届峰会围绕“全球智慧链下的共谋与共赢”主题,旨在深入交流全球食品产业最新动态。峰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从宏观经济格局的视角切入,给出了企业于困境中谋增长的思路和建议。
经济新格局下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姚景源用四个数据概括了中国食品工业的体量:14亿中国人每天消费粮食70万吨,消费肉类23万吨,油脂9.8万吨,蔬菜是192万吨,早已晋升粮食和蔬菜消费第一大国。
他说,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人对食品的追求一直是停留在数量上。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居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食品消费不断升级。尤其从宏观经济格局看,国家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外汇储备看,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2亿美元,现在是32000亿美元。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城市人均年收入3443元、农民人均年收入有133元,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万美元。而1978年中国经济的总量只有3679亿,到2021年是114万亿,相当于17700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2020年,中国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40万亿。
在他看来,庞大的数字背后,食品行业的很多产品动辄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容量。疫情当下企业虽然面临各种压力和困境,但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作为支撑,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企业和产品转型升级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而比较优势和主要矛盾是企业要深度关注的经济要素。
锁定比较优势,向内需市场挖潜
姚景源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出现了变化。四十年前,我们没有资本、没有技术、没有市场,以廉价的劳动力为竞争优势,在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加工,这样 “三来一补”方式和两头在外、大出大进的状态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成了世界工厂。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是超过100万亿,外汇储备是32000亿美元,在诸多的领域已经走到了国际前沿。
2020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40万亿元。按照“十四五”规划的中期目标,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要翻一番,也就是说十五年间,市场容量有望成倍增长。由此也可以看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市场是何等广阔。
和四十年前相比,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特别是食品市场。14亿人的巨大的需求构成了强大的内需潜力。
在姚景源看来,食品工业后疫情时期的企业发展,要从三点着手:一是向绿色健康方面发展,二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上上一个更大的台阶,三是中国的食品工业国际化。做好这三个方面,食品工业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需求释放机遇
经过这四十来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主要矛盾由当初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衍变为现阶段主要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需要的矛盾。
姚景源分析说,在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下,中国的食品行业包括全世界健康的、优秀的食品,在中国都是最有发展空间的。发展食品行业,一是面向全球开放,让全世界的食品企业都能到中国来,中国是一片投资的热土。全世界各个民族优秀的食品都能走入中国市场,既为整个世界食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增长空间,也为我们自身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
二是要强调绿色发展。按照既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让绿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常态。绿色发展和食品工业有着直接关系。怎么样能够为中国的绿色发展率先垂范能够走在前列,是食品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姚景源以餐饮业的发展举例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说,疫情对经济影响最大的体现还是影响消费,尤其餐饮业,很多地方都停止了堂食。4月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下降了11.1%。但是要看到一是在各个城市战胜疫情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二是要把握好疫情的防控和经济的发展的关系,食品和餐饮的消费还会释放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
谈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SIAL中国系列国际食品展——深圳&上海,姚景源认为展会举办得恰逢其时,展会搭建的全球化平台让全世界的食品企业、全世界的优秀食品都能得以充分展现,食品行业从业者们通过互相认识、学习、交流,得到共同提高。(西雅)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