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马丽亚 黄家旋 张绍波
6月2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挂职干部——王铜山结束了延长采气厂的高压混输装备考察,回到西南油气田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通过这次考察,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川致密气开采并不能直接照搬陕北延长的技术和设备,适用于四川致密气特点的高压混输装置及其工艺方法,是需要攻关的科学问题。
这样的考察调研,他已记不清这是挂职项目部常务副经理以来的第几次了。但他清楚,正是通过这样的现场考察调研,他得出了“一切生产环节,皆有科学问题”的结论。这一结论,促使他注重在生产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独到的见解,常常得到项目部的积极采纳。
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关于人才强企的指示声犹在耳,勘探院人才强院的战略牢记于心,王铜山通过挂职锻炼,如雏鹰一样,在巴山蜀水风雨的历练中渐渐丰满着羽翼。让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接受生产实践的检验,让生产实践丰富着知识储备。
朝乾夕惕心存感恩
重做学生猛补短板
3月成都的夜晚春寒未尽,王铜山走进了西南石油大学校门。身为博士后,可谓学富五车,但他还是利用周末时间前来“寻师问道”,补充学习钻井机械、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等基础课程。“我要从根本上填补之前专业知识的缺项。”面对记者的疑问,王铜山不由讲起他初来西南油气田挂职时的“尴尬”。
5月12日,王铜山在金浅5H井区先导试验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现场安全检查。
项目部历经4年的砥砺奋进,致密气勘探开发效果显著,开创了四川盆地陆相致密气勘探开发新局面,展现了万亿增储、百亿上产潜力。“这是真正的油田一线生产单位,是科研人才跨单位、跨领域、跨专业挂职锻炼的好去处。”王铜山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一到岗位,他就开始进行业务部门和现场作业区调研,想快速融入到新的团队和业务体系中。
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在生产实践面前他的自信心却受到重挫。他发现项目部的业务范围远远超出了自己之前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范畴。业务部门工作汇报,他几乎有一半听不懂,常常处于“懵圈”状态。到钻井、压裂等作业现场,人声鼎沸、机器轰鸣,自己像“傻子”一样,既理不出头绪,又无所适从。从中学的“学霸”,到后来的大学、研究生、博士、博士后,他一直是众人眼里的“白天鹅”,忽然却变成“丑小鸭”,一种此前极少出现的自卑情绪笼罩着他。这时,油田一位领导看破了他的心绪,鼓励他说:“别着急,我刚来这里时和你一样,实践要从头开始,慢慢的你会适应的。”
油田领导的鼓励,让他想起了勘探院领导的期望和导师邱中建院士、赵文智院士的教诲。
2007年6月,王铜山进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做博士后。十几年间在导师邱中建院士、赵文智院士的指导下,他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团队,从事深层油气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勘探领域评价与选区等研究,在四川盆地等深层海相油气成藏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出色的业绩赢得了院领导的信任,博士后出站留院工作,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局级科技奖励8项以及第24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十大科技进展等重要奖项,先后担任石油地质所副总师、四川项目部经理、石油天然气地质所副所长、油气地球物所书记。
就在王铜山踌躇满志时,导师邱中建院士提醒他:“你现在虽然成绩很大,学历很高,也是正处级干部了,但缺乏油田生产实践,这个短板必须补,否则迟早会制约你的业务发展。”
导师的话如醍醐灌顶,王铜山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科研工作中,他自己也感到工作模式越来越“程式化”,创新的途径也越走越“窄”,只有深入到生产实践中,才有可能“柳暗花明”,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创新源泉。这时,勘探院根据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部署制定了“人才强院”工程,派一批年轻干部去油田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王铜山没有犹豫,立即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出乎意料的是,直接派他到油田生产部门——西南油气田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你不缺理论知识,缺的是生产经验。到真正的生产前线去,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锻炼。”院领导这样向他解释。
在生产现场一次次的“懵圈”后回想起这些,王铜山意识到虽身为博士后,但在生产实践面前仍然知识匮乏。此时,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他理解了导师和院领导的良苦用心。这次到西南石油大学,就是他针对自已知识结构的“短板”进行充电。
通过3个月的调研和学习,王铜山实现了团队融入和角色转换,在生产知识、业务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观念的转变,几乎是颠覆性的,完全刷新了之前对“生产”二字的认知,他对生产业务、科研业务以及二者的结合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桥塞问题”探解途径
锁定难点踔厉攻关
3月30日,四川盆地阴雨绵绵。王铜山来到金浅508压裂作业现场调研。这个井场使用的是低温可溶桥塞,在地温40 C~50 C和富含氯离子地层水条件下可以自行溶解而不必打捞回收。王铜山了解到,这种溶解或多或少会留下残渣,有可能会和井底落物发生混积,在后期的油气产出程中发生堵塞。影响可溶桥塞溶解程度的关键,在于制作桥塞的材质。他认为这是一个亟待攻关的科学问题。
5月7日,王铜山参加“砥砺奋进100天、攻坚上产600万”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会。
几个月来,王铜山始终在思考如何从自身的科研积淀中激发出有益于生产的思路或策略,如何从生产业务链条中提炼出如“桥塞问题”一样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点。他通过与业务骨干、现场作业人员的深度交流,在项目部党政主要领导的支持下,以“促进地质地球物理融合和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抓手,作为挂职期间履职担当、发挥作用的发力点。
提炼科学问题,促进地质地球物理深度融合。针对四川致密气井气藏建立的储层和含气性地震预测技术不完全适用这一难题,王铜山与业务科室一道梳理了前期地震技术预测的亮点成果,快速锁定技术难点、聚焦科学问题,详细指导业务科室物探管理人员,分两个层次组织攻关。他们按照地质地球物理融合的思路,联合其他科研院所开展精细地质建模和岩石物理实验方法研究,通过岩石物理、测井、正演分析,建立砂体、储层物性和含气饱和度定量预测方法,力争从基础机理上解决致密气储层识别及含气性预测的技术问题。
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生产单位每天的信息量巨大、头绪繁杂、且更新极快,打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实现高效管理、减少人力投入和运行成本的重要途径。王铜山经系统调研和周密思考,确定了适合致密油气业务特点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将实现“实时同步共享、动态过程监控”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明确了重点任务、关键节点和实现途径。在现有基础上,集成现有平台、打通外联端口、优化操作界面,力争在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上实现“强管理”。
“一切生产环节
皆有科学问题”
“一切生产环节,皆有科学问题。”这是王铜山完成大量业务调研之后的最深的体会。
3月8日,王铜山来到中台108井组生产平台调研。这个平台有两口井生产,两井井口相距不足10米、井下相距1000米,这在地质尺度上是相当近的距离。但是,如此相近的两口井,其产气量和出水量都明显不同,且一个瞬时产量相对稳定,另一个瞬时产量变化较大。这两口井地下的流体分布和压力系统是有差异的,王铜山分析,原因可能是砂体横向差异,也可能是断裂配置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三维尺度气藏描述技术和气水分布理论模型,蕴含了亟待攻关的科学问题。
一切生产环节蕴含科学问题的结论,同样在对延长采气厂的高压混输装备考察时得到验证。四川致密气普遍地层压力较低,产出的天然气含有液态烃,生产初期出砂量大。6月中下旬,王铜山带队赴陕北延长采气厂井场考察。井场采用了带有增压装置的撬装式高压混输装置。通过不断增压,一方面可弥补地层压力低带来的输送能量不足;另一方面通过高压气体将液态烃和出砂混合,直接带入外输管线,到集气站之后统一处理,减少了地面的废液回收和处理,大大节省成本和空间。但是,相对于四川致密气,陕北致密气的液态烃含量、出砂量都比较低。因此,四川致密气开采并不能直接照搬陕北延长的技术和设备。那么,适用于四川致密气特点的高压混输装置及其工艺方法,也是需要攻关的科学问题。
5月26日,王铜山在金浅511钻井现场调研空气钻井工艺,并开展“提速提产提效”主题党日活动。
根据这些考察结论,王铜山向项目部建言,将构建具有四川致密气特色的生产技术谱系列为项目部重点工作,主要从科技组织方式优化、技术谱系构建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把握西南油气田推行致密气科研生产一体化试点的契机,探索建立“1+N”的科研生产一体化组织模式;全员动员、全面梳理生产业务全链条的技术难点,依托致密气重大科技专项和各类在研项目,布局致密气瓶颈技术攻关“方阵”,从勘探、开发、工程三方面,擘画具有四川盆地特色的致密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谱系。
项目部积极采纳了他的建议。根据建议,预计到“十四五”末,项目部将建立起致密气的科研生产一体化高效运行管理新模式。
为祖国献油气,王铜山甘愿奔赴巴山蜀水的风雨中历练,此时,他吟出这样的诗句——
破晓风驰振羽飞,
天幕苍穹四野垂。
抛家别子尚有愧,
大江歌罢逐日追。
关山越过无重数,
层云飞度万里辉。
蜀门一入不言返,
气龙在缚方道回。
联系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邮箱:1029926159@qq.com
编辑:王琳琳
校对:蒋伊湉
审核:王勇 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