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系统观念贯穿于“双碳”工作推动的全过程

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出台了1+N政策措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配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建设性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制度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从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框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看,需要建立法律制度体系、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标准计量体系,制定修订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绿色低碳产品等标准,完善能源和碳排放核算、检测认证、评估等标准,落实低碳标准标识制度。

完善相关政策。产业政策主要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产业扶持计划、投融资、货币工具、项目审批来实现。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的金融活动,我国绿色金融、碳金融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提升了金融业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也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碳减排金融工具,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以2000亿再贷款支持煤炭绿色清洁利用,我国绿色低碳金融政策更加全面;金融机构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发放补贴确权贷款,支持绿色低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应协同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等。我国已有不少能源生产方式的创新性成果。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成功运行。类似的还有等离激元技术,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柴油、氢能等能源。这些都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有益探索。应加快部署低碳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研发,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实现氢能及储能技术、先进安全核能技术、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协同推进,并为颠覆性技术留有空间。大力发展碳循环经济,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含碳材料等有用资源,多能互补、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实现能源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

有效配置资源并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碳市场是一种把二氧化碳排放权当成商品,以“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进行买卖的市场。由政府给排放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允许排放的碳额度,如企业通过节能、技术进步等措施使配额余下来,可拿到碳市场出售并获得收益,如果配额不够用就要到市场购买并付出费用。建立在项目建设基础之上的碳减排量,经过监测、报告和认证等一系列程序,形成中国自愿减排量(CCER),可以进入市场交易。建设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必需人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十分重要。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建设一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开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碳达峰碳中和起源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协议,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一是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二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入手,分享中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经验,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三是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加强绿色标准国际合作,推动落实合格评定合作和互认机制。四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打造绿色、包容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6日 09:20
下一篇 2022年9月6日 09:2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