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宅经济的流行,我国的预制菜市场开始火爆。在此背景下,《小康》杂志2022年5月中旬组织的“聚焦预制菜”专题可谓恰逢其时,十几篇文章从不同维度聚焦处于媒体和产业“风口”的预制菜市场。在此笔者将从市场供求的基本逻辑分析一下预制菜缘何“走红”。
首先,市场需求拉动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随着90后、00后进入消费大军,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对食品市场带来了很多影响。例如,他们在购买食物、享受美味时既注重效率、便捷,又不想牺牲口味和品质。这种变化会深刻改变食品市场的需求,包括食品的类别、加工程度、品牌、价格等。从本质上看,预制菜本来属于食物加工过程中的半成品,它多存在于餐馆的后厨,一般不会直接面对消费者。然而,预制菜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精力,同时又能在品质、口感上比较接近餐馆菜品的特点,刚好契合了大中城市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新需求。根据《工业化菜肴(预制菜)行业白皮书》,在我国的预制菜用户中,81%的用户在22-40岁之间,66%的预制菜用户分布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其次,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升级助推了预制菜市场的发展。预制菜的生产一方面需要食品企业在加工、冷藏冷冻等方面有充足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效、快捷的物流体系。食品加工技术和冷链配送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升级,不仅确保了预制菜的品质、口感和安全性,也缩短了预制菜品送达用户手中的时间,为预制菜新鲜度提高和覆盖面扩大提供基础保障。
在此要指出的是,已经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客观加快了预制菜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一方面封控、管控等措施让不少人不得不居家,加大了预制菜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餐馆的堂食受到严格管控,餐饮行业不得不在困局中突围。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外卖为预制菜走向更多居民家中提供了便利,也有助于缓解餐饮企业的流动性困难。可以想象,即使是到了后疫情时代,预制菜也会成为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的一个可行模式。
(周清杰,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