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东部的乌鞘岭是中原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如今已由连霍高速隧道代替。
历史上另一次震撼人心的祁连穿越发生在1244至1246年,即著名的“凉州会盟”,主人公分别为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次子阔端和西藏萨迦派高僧、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
1244年,驻守河西凉州的阔端以汗国的名义,向当时的西藏萨迦派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发出正式邀请诏书,请其前来凉州商谈西藏归属问题。
1244年春夏之交,时年六十三岁的萨班带着两个年幼的侄子,十岁的八思巴和六岁的恰那多吉,从日喀则地区的萨迦寺动身经青海前往凉州,历经路途艰辛,历时两年,跋山涉水5000余里,在翻越祁连山东部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后,终于1246年8月到达凉州(今武威)。
这是一次艰难漫长、关乎吐蕃存亡的使命之旅、和平之旅。
后与阔端达成西藏归顺蒙古汗国协议,并有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使西藏地区免受蒙古铁骑的践踏和战乱浩劫。
萨班学识渊博,智慧超群,也是一位温良敦厚的长者,阔端为其才华和人格所折服,成莫逆之交并皈依佛教。1251年,70岁萨班大师圆寂于凉州,传位于八思巴,阔端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悼祭活动,并在凉州修建白塔寺(幻化寺)。
西凉王阔端于同年相继离世。
萨班余生终未归藏,两个侄子留守河西研习佛经,在日后的岁月里,萨班继承人八思巴逐渐成长为忽必烈的亲密伙伴和精神导师。
自此,佛教文化开始深刻影响蒙古人的精神世界。
1260年12月,忽必烈在北京称帝,建立元朝。为加强与西藏的联系,特封年仅25岁的八思巴为“帝师”,并赐玉印“命统天下释教”,管理全国佛教事务,为吐蕃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1276年八思巴重返西藏萨迦寺,1277年于楚弥地方召开佛教盛会,遂成无可争议的藏传佛教一代宗师。
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思巴圆寂于萨迦寺,享年45岁。追谥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大圣至德、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之无上称号。
部分内容来自纪录片《河西走廊.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