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肝主疏泄,具有调畅一身气机的作用。所以,我们只要把肝气理顺了,全身气机就能调畅了,很多病就能好,正所谓“肝气一通,百病全无”。
那么,到底该如何“治肝”呢?以下给大家总结常见的5大“治肝”方法;
1、疏肝
肝主疏泄,肝通畅可以帮助人体气血通畅,还能促进排精、排卵等,对身体大有益处。但肝郁会导致胸肋胀痛,女性乳房胀痛,男性功能障碍,胆囊炎,胆结石,腹痛腹泻等。因此,要疏肝解郁,可以用柴胡。
2、清肝
肝气郁结时间长了,会化成火热,形成肝火,导致头晕,头胀,头痛;还会导致耳鸣耳聋;火烧过的东西是苦的,所以还会导致口苦。所以要清肝,可选用龙胆草。它味道极苦,苦性寒凉,大苦则大寒,可以清肝泄胆。
3、补肝
中医上讲,肝主藏血,肝血能滋补眼睛,涵养筋脉,但如果肝血不足,就会导致眼睛干涩,身体麻木;女性还会导致月经稀少,严重者甚至闭经。所以应补肝血,首选当归,当归为补血之王。
4、平肝
如果肝郁化火,灼伤了肝阴,会导致肝阴不足,就会造成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所以要平肝。可用石决明。
5、温肝
大家都知道,冬天一到,河水就会结冰。人体气血也是如此,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就会导致男子疝气疼痛,一些隐疾问题,或者女子痛经。所以需要温肝,当选吴茱萸。
以上5种就是最常见的对于肝的疾患,大家不妨对照一下,具体用药还需专业医师辨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