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发脾气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怜?这对母女的故事让人深思

作者 | 张惠姗

小婷(化名)今年15岁,正在读初三。

看起来是个非常乖巧、懂事的女孩子

她是自己主动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

促使她走进咨询室的主要原因,是她跟妈妈大吵了一架。

“妈妈当时又在我面前说我爸,说他这不好,那不好。说她为了我,不敢跟我爸离婚。

那一刻,我特别愤怒,突然就爆发了,我对她吼,我不用你为了我!我妈听了,哭起来,说我怎么这样跟她说话!”

说到这,小婷止不住放声大哭。

后来,她告诉我,她其实不是乖,只是不敢发脾气。

如果她表现出半点不愉快,妈妈会很生气,会变得很冷漠,就不跟她说话了。

最长一次,妈妈半个月没和她说话。

小婷害怕妈妈不理自己,于是会克制住自己的难过,去哄妈妈,让妈妈别生气。

“我就是这样,没有脾气地长大着。”她说。

所以,当她破天荒地冲妈妈吼的那一刻,她莫名觉得很爽。

但是,事后她很内疚。

妈妈最擅长让她内疚。

这几年,我在咨询室里见过太多不敢发脾气的乖小孩。

他们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看不得孩子有不良情绪

所以,这些小孩往往会习惯于压抑自己,讨好父母。

“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我这么好,你们能不能爱我?”

温和的外表下,掩盖着压抑的情绪。

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坏的,不被爱、不重要。

他们用退缩回避压制情绪,既不敢表达感受,也不敢争取利益,更不敢求助。

因为他们早就尝到过滋味:发脾气会招来更糟糕的后果,于是,选择了沉默。

不敢在父母发脾气的孩子,其实是在释放着这样的信号:

“我的父母不爱我;

我不重要;

我不够好;

我害怕被打、被抛弃。”

然而,压制的脾气,并不会消失。

压抑孩子的脾气,等于按住高压锅的锅盖,最后会伤害他人,或者自我伤害。

他们要么会陷入抑郁的泥淖,害怕冲突,不敢表达自我,一旦有什么事,都会归咎为自己有问题。

要么变得偏激,易激惹,很冲动,一言不合会摔东西、打人。

小松就是这样的孩子。

跟小松妈妈访谈时,家长特别诧异,“老师,不可能!我不相信,一定是你们误会了,我的孩子不会打人!”

小松在家里不敢惹事,不敢发脾气,因为有个一言不合会揍他的爸爸。但在家里被压制的,在外面爆发。

家长以为孩子在家不发脾气是一件好事,却不知道,一直被压制,不知道情绪应该如何正确释放的小松,在学校成了偏激冲动的问题儿童。

《被忽视的孩子》中写道:

“孩子的情绪就像是流动的水,源头就是他的内心。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要么只好回流到源头,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正如《灵魂的黑夜》的作者托马斯摩尔所说:

“压抑情绪的人,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态度。

但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用被动攻击:拖延、遗弃、犯错等方式来伤害他人,或者自己。”

到底如何面对孩子的脾气?

1、懂得是慈悲的开始

要认识到孩子发脾气是一种常态。

越小的孩子,越会发脾气,是因为他们认知不足,还无法正常表达需求和情绪。

脾气越大的孩子,越渴望被成人理解和看见。

所以,每次孩子发脾气,父母都能以这种包容的态度,是孩子的幸运。

2、倾听孩子

1)孩子发脾气时,试着为孩子的情绪命名(你看起来很生气、不安、难过……);

2)表达理解(我知道你在生气,想生气就生气一会儿吧);

3)陪伴他的情绪(我有时候也会生气,这个事确实让人很委屈,发生这样的事我很难过、我陪你)。

3、表达爱

向孩子表达爱、陪伴和支持,或者抚摸拥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的感觉:

“无论怎么样,我会陪你。”

“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在。”

“发生这样的事,我很难过。”

“发脾气是可以的,你可以用嘴巴表达而不是摔东西,妈妈会陪你。”

“妈妈爱你……”

孩子发脾气,往往是为了让父母感受到,他有情感需求。

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呼唤爱,是需要重新修复关系!

父母看到这一点,多去关注和重视孩子的情绪,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帮助孩子说出他正在体验的情绪;

允许孩子感受他现在的情绪,向孩子表达支持和爱,孩子才能真正从情绪的漩涡中走出来,他内心的力量,他的整个人格,才能由此健康发展、壮大。

最后,我想说的是,允许孩子发脾气,不是允许孩子为所欲为。

任何情绪都要被理解和接纳,但行为不是。

所以,我们需要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限制,但需要尽量去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

不要担心接纳孩子的情绪后,孩子会变得肆无忌惮。

恰恰相反,孩子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后,他就不会再做出有破坏性的行为了。

说到底,

学会处理孩子的情绪,不是为了让孩子以后没有脾气,

是让孩子学会用好的方式释放脾气,而不是自伤或伤人。

育儿是,一步步丰富孩子的心理发展;

也是一步步丰盈我们的心理过程。

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流向孩子的爱,最终,也会流向你自身。

愿你遇见孩子,遇见爱本身。

—— End ——

作者:张惠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1日 12:29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12:2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