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0年,大明星林青霞在完成电影《滚滚红尘》的拍摄后,与来到片场的一位农村妇女高兴地抱在一起。
这位穿着简单,气质朴素的女人,正是与林青霞分别了40余年才得以相见的姐姐林莉。
林青霞与姐姐林莉
与大明星妹妹完全不同的是,林莉性格内敛,只是河南一个普通的教师,脸上有着岁月的沧桑,和数十年不见老态的妹妹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对一母同胞的亲姐妹,为何会一个在台湾,一个在河南?分别的这40年,又是什么原因让她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一切的源头,来自于国民党败逃台湾的计划。
忍痛离别
林青霞的父亲林维良当年是一位国民党的军医,在部队里救下过非常多的人,是国民党中颇有声望的人。而他的妻子麻兰英是他的同事,一位军医护士。
1948年林维良与妻子麻兰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并为这个孩子起名为林莉。
林莉出生的时间不好,正值国内局势混乱。国民党已经在战争中彻底败退,打算度过海峡离开大陆,前往台湾。
作为军医的林维良夫妇也被要求一起前往台湾,但此时的林莉才刚刚出生三个月。
当时医疗条件差,又是兵荒马乱地走,孩子半途夭折的可能性极大。并且虽是军医,但他们毕竟是跟着部队行动,这次行动可能会面临危险。
林维良心里对前途十分迷茫,再三考量之下,他决定将女儿送到老家的父母手上,暂时寄养。
林维良的妻子麻兰英却对于丈夫的选择并不认同。
孩子才刚刚出生三个月就要和母亲分离,这对麻兰英来说无疑是骨血分离,极为残忍。
而且林维良的老家在山东莱阳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时大陆资源短缺,村子里的人时常吃不饱饭,麻兰英不忍心女儿在老家受苦。
跟着他们虽然危险了些,但好歹知根知底,他们宁愿自己不吃,也不可能饿着孩子。
可林维良主意已决。他劝说妻子,女儿也只是暂时寄养罢了,只待这次的任务一结束马上就回来接女儿,到时候一家人就搬去青岛生活。
他开个医馆,妻子在家带孩子,一家人再无奔波,其乐融融的生活。
林维良的劝说让麻兰英的心动摇了,她仿佛能够看见那安定的景象,恬美的生活。而女儿留在大陆,确实更安全一些。
最终她松了口,同意把女儿留在了公婆身边。在为女儿准备了许多奶粉、衣服等生活用品后,她与丈夫一同踏上了前往台湾的路。
谁能想到,这是一场跨越了海峡两岸39年的离别。
来到台北的林维良夫妇暂时安定了下来,等待回到大陆的时机。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大陆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
大陆根基不稳,国民党也贼心不死。
他们在台湾积蓄力量,也在不断排查岛上的可疑人员,肃清内部。
如此一来,台湾与大陆的通讯被彻底中断,书信都难以流通,何况漂洋过海。
林维良夫妇这才意识到,他们短时间内恐怕是回不去了。两人的内心充满着焦虑与不安。
麻兰英不断地怪自己,如果当初坚决一些,她不会如今忍受着牵肠挂肚的悲苦=。
但很快,生活的窘迫让夫妻二人不得不先想办法在岛上扎根,再考虑回大陆去接女儿的事情。
一年年过去了,总也没有机会回去,林维良夫妇就这样在台北生活了下来。
两人从部队退役后,任职过生计医疗门诊部,办过服装厂,经营过饭庄、酒店。
在这期间,夫妇二人生育了儿子林成森和女儿林青霞、林丽霞。
虽然生活过得蒸蒸日上,也有了三位儿女,但两人一直对大女儿林莉念念不忘。家里的三个孩子也知道,他们有一个素未谋面的姐姐还在海的对面。
而留在老家的林莉,却比她们的生活要难上许多。
海这边的孩子
离开了父母的林莉在农村长大,虽然物质条件不算丰裕,但爷爷奶奶与叔叔一家都颇为疼爱这个小姑娘。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林莉在一家人的照顾下不仅能吃饱穿暖,还不时地能吃到一点荤腥。
谈不上大富大贵,但相比起其他家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林莉在爷爷奶奶的偏爱下性子很是活泼,长得又很可爱,每天乐呵呵的。
然而幸福并不总是长久,爷爷奶奶终究身体不好了。两位老人双双病重,间隔不超过三个月便相继去世,幼小的林莉再次没了人看护。
林莉的叔叔林维云不忍心看着小侄女孤苦一人,决定收养林莉。但林维云的妻子对此有些犹豫。
毕竟家里孩子不少,添一个人吃饭,夫妻二人的压力就要大很多。
林维云劝慰妻子:
“一个小姑娘,家里几口人一人匀一口饭出来,也给喂大了,不会有太多压力的。”
于是,在叔叔婶婶的恻隐之心下,林莉住进了他们家中。
由于离开的哥哥林维良生死不知,也不知道此生是否还能再聚,林维云就让年幼的林莉叫自己爸爸,叫妻子妈妈。
此时的林莉还不怎么记事儿,林维云想着这样的话,即便哥哥真的遭遇不测,孩子也不至于孤苦无依。
在这之后,林莉彻底成为了夫妇俩的女儿。
婶婶的担忧是正确的,家里多了一张嘴,生活更难了。农村的生活全靠天数,要是老天不给脸面,那大家都得饿肚子。
尤其是六十年代,新中国遭遇了成立以来第一次大型饥荒。
作为农民的林维云一家也被这次饥荒波及,粮食歉收。
为了填饱肚子,一家人只能漫山遍野的找野菜,翻草根。但即便如此仍然食不果腹,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当时黑龙江由于地理条件优渥,比起其他地方来说受到天灾的影响很少。
再加上国家的政策倾斜让黑龙江发展迅速,物产丰饶,于是许多山东人都前往黑龙江讨生活。
林维云也带着全家人一起前往黑龙江,希望能在黑龙江站稳脚跟,喂饱一家六口人。
好在黑龙江这时候的确需要大量人口作为劳动力,在亲戚介绍下,林维云去鸡东煤矿当了工人。
工资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省一省日子也能过。
日子渐渐安稳下来后,林莉还在黑龙江上学读书,并在1970年代时,选择成为了一名农村教师。
也是在这个时候,二十多岁的林莉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钱深永。
钱深永是林莉同事的亲戚,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但因为所学内容偏文学,只能在厂里做一个文员,收入不高。
不过林莉并不在乎收入的高低,她非常喜欢这个看起来有些书卷气的男孩子。两人常常聚在一起聊诗词歌赋,聊小说故事,最终双双坠入爱河。
那是林莉这么多年来最开心的一段日子。钱深永闲暇时会写剧本和小说赚稿费,林莉也时常阅读恋人写的文字,并为此深深着迷。
林莉本以为可以就这样顺利的与恋人结婚生子,幸福的生活下去,但就在这时,钱深永接到了上级的一纸调令。
钱深永所在的厂子倒闭,上级要求他前往河南许昌的一个农村继续工作。
河南许昌
当时工作不好找,为了生存,钱深永没法拒绝,只能选择接受。
林莉也不愿与恋人分开,但黑龙江与河南隔着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这一分开,两人的感情恐怕就彻底完了。
于是,这个质朴的姑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辞去了工作,计划与钱深永一同前往河南。
林维云夫妇对养女的选择十分担忧,也不太支持。毕竟林莉年龄不大,又没有独身出过远门,这一去多年见不到面,没有家人在身边帮衬,过得好坏难以预料。
但林莉和她父亲的性格如出一辙。看着这个倔强的孩子,林维云只能无奈地给养女塞了一些钱和必需品,看着林莉踏上了前往河南的火车。
对于林莉的选择,钱深永也十分感动,他没想到恋人居然愿意与自己一起来这么远的地方生活。
因此刚到许昌安顿好,他就决定马上与林莉结婚。
两个年轻人就这样在许昌农村的一个牛棚里完成了婚礼,没有父母朋友,也没有什么宾客,但两人的拥有彼此,就已经感到满足了。
此后两人就安定在了许昌,林莉找了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继续着自己的教育事业,直到1984年,林莉平凡的生活被一封信彻底改变了。
海峡两岸的亲情
虽然迫于现实的阻隔,林维良没法回到大陆寻找女儿,但夫妻两人一直都对这个从小离开自己的大女儿念念不忘。
在林青霞的记忆里,母亲总会在家庭宴会上回忆起姐姐林莉,私下里也常常抽泣着怀念生死不知的大女儿。
在父母的影响下,林家的三个孩子都对大姐有着思念之情。
因缘际会下,林青霞被星探发掘成功出道,成为了台湾演艺界炙手可热的新星。
而此时恰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缓和,开始允许两地互相通行,寻找姐姐的机会近在眼前。
彼时的林青霞正当红,时常来到大陆拍戏。她开始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四处打探、发报寻人,希望能完成父母的愿望。
不仅是林青霞,就连远在美国的小妹妹林丽霞也在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希望能够与大姐早日团聚。
在一次林青霞前往山东拍戏的时候,林维良夫妇抓住这个机会来到了大陆,亲自前往找寻女儿的下落。
可惜时过境迁,当林维良来到当年的家时,却发现此处早都面目全非。
本来熟悉的屋子、田地已经改换了样貌,成为了道路、瓦房,成了别人的家。
寻找女儿的线索就这么断了。
夫妇俩带着希望急匆匆的赶回来,又满心失望的离开。好在此时两岸已经可以进行相互通信,再也不是没有丝毫消息的时代。
他们一直努力托人寻找,总算是在1983年,找到了弟弟一家的踪迹。
林维良喜出望外,之前得知父母早已去世时,他就知道找到女儿的唯一希望在弟弟身上。
林维良坚信,自己的女儿一定在弟弟身旁,他不可能放下这个孩子不管的。
于是,他们写了一封信寄给林维云。
林维云接到信的时候,也是有些茫然与感动。
原来哥哥在台湾生活的很好,而且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林莉。
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林维云决定,他要把真相都告诉林莉。
林维云约了林莉见面,并把林莉的身世全都告诉了她。知道了真相的林莉也十分震惊。
自己叫了快四十年的爸妈居然是自己的叔叔,自己的父母更是远在台湾,而那个在全国都耳熟能详的大明星林青霞,竟然是自己的妹妹。
这些突然起来的消息让林莉乱了方寸,她有些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对于亲生父母和妹妹,她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尤其是当初她是被留下来的那个。
钱深永对于妻子的心情十分理解,但他告诉妻子,那个时代里的人们都在艰难求生,把林莉留在老家实属迫不得已。
而林莉也很快想明白了这件事。她在叔叔家的这段时间,也没吃什么苦,过得很快乐。所以她没有什么遗憾。
在丈夫的开解下,林莉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打算见亲生父母一面。
于是在1987年的8月,林莉与丈夫前往上海与林维良夫妇相见。
见到女儿的第一眼,麻兰英痛哭流涕,死死抱着她不肯放开。四十年所积累的情绪与思念在这一刻随着泪水汹涌而出。
在父母的感染下,林莉也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与眼泪,与父母抱在一起,默默流泪起来。
林维良夫妇心中那块高高悬起四十年的石头终于落地,稍稍稳定情绪后,他们开始询问起女儿的过去。
即便林莉觉得很快乐,但夫妻俩还是觉得女儿本该拥有和弟弟妹妹现在一样更好的生活,不免对自己有些自责。
反倒是林莉安慰起了父母,毕竟当年那个选择并非父母本意,只不过是因为各方因素所逼迫的罢了。
虽然与父母没有相处过一天,但林莉也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能够体量父母那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
而且这么多年,自己的日子过得也很幸福,养父母与丈夫都很爱自己,她劝慰父母不必苛责自己。
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林维良递给了林莉一个来自于妹妹林青霞的礼物,那是一个漂亮的高档相机,上面还附有林青霞的签名。
虽然早都已经得知自己的妹妹就是大明星林青霞,但真正拿到对方的礼物时,林莉还是觉得有些不真实。
不过由于林青霞的工作繁忙,这次没能来现场,这让林莉倒是少了些许紧张,与父母相处的愈发自然。
在与父母告别的时候,林莉写了一封信托父母带给妹妹。而从此开始,姐妹俩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通信。
林莉每次收到林青霞的来信时,都还是觉得有种奇妙的梦幻感。
尤其是看着妹妹在信中叫自己姐姐,给自己诉说生活的趣事与家长里短,那个远隔在银幕中的美丽女郎,就这样与自己关系彻底拉近了。
1990年,通信四年的林莉与妹妹林青霞终于在长春见面。
经过这么久的交流,两人早已经没有了过往的那种隔阂与不熟悉,一经见面就十分亲昵的抱在一起。
林青霞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带着姐姐与姐夫一同在黑龙江旅行游玩。
见面后的两姐妹通信也愈发频繁,尤其是在林青霞结婚并退出娱乐圈后,两人似乎有了更多的话题。
林莉在90年的时候就下岗在家,每个月有540元的退休工资。林青霞看着姐姐的生活不佳,也多次提出帮助姐姐。
她想要给姐姐一笔钱,或者给姐姐在上海买一套房,让姐姐搬过来住,但这些好意都被林莉拒绝了。
林莉告诉林青霞,自己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十分幸福。她不希望成为妹妹身上的一个寄生虫,生活并不一定有很有钱才行,只要能与家人一起生活,她就满足了。
但她们终究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很快,林家便回了台湾,而林莉仍然和她的小家呆在河南,过着清贫的生活。
2002年,麻兰英已渐渐年迈,还伴有较为严重的抑郁症。
她本来就与女儿林青霞关系不佳,对于女儿进入演艺圈这件事一直反对。于是在找到了大女儿后,她就一直希望回到大女儿身边去。
但一方面是距离太远,一方面是麻兰英身体实在不好,所以她的愿望很难实现。
林青霞知道姐姐家过的也不算富足,实在很难照顾好母亲,只能劝慰母亲,说等她身体好一些了再与姐姐见面。
但麻兰英最终没能在去世前再见大女儿一面。
2002年12月4日,麻兰英因抑郁症发作,选择了轻生,怀着对女儿的眷恋与思念离开了人世。
接到消息了林青霞连忙赶回了台湾,为母亲操持丧事。
父亲林维良不希望自己妻子的葬礼过于繁琐,要求简办。远在河南的林莉也无法及时赶到母亲的葬礼。
等她赶到台北时,母亲已经下葬,她最终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
而3年后,林维良也因病去世。林青霞姐妹俩其实对于父亲的离去早有预料,父亲选择了和母亲一同埋葬,结束了这半个多世纪相互陪伴的生活。
父母的逝去对于林青霞与林莉的关系影响并不大,反倒让两人的联系更加紧密。
如今的林莉已经74岁,儿孙满堂,生活幸福。而林青霞也已经68岁,修身养性,完全退居幕后。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两姐妹的交流也不再像过往那般麻烦,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时常在手机视频通话中见面。
林莉与林青霞虽然是亲姐妹,但时代的浪潮让两人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成为光鲜亮丽的超级巨星,而另一个则平平凡凡的度过自己的生活。
其实林莉身上所散发出来对于实时迁移处变不惊的态度,丝毫不逊色与妹妹林青霞在银幕上的万丈光芒。
或许也是因为林莉这种对凡事泰然处之的心态,才让她与完全处于另个世界的妹妹相处的极为融洽,并且将这段关系保持的极好,成为流传一时的佳话。
对于林莉与家人分别40年,最终得以团圆的这件事,各位读者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