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7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转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扩大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织的命令。命令决定: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项英、林彪、王稼祥、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关向应、叶剑英、陈毅、肖克、董振堂、徐海东、聂荣臻、郭洪涛、张云逸、王维舟等23人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7人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以毛泽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治委员。同时,任命刘伯承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叶剑英为副总参谋长;王稼祥为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副主任。
附: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6年12月—1937年7月)
主席团 毛泽东
朱 德
周恩来
张国焘
彭德怀
任弼时
贺 龙
(1936年9月,党中央批准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同年12月,扩大组织,组成中央军委
主 席 毛泽东
副主席 周恩来
张国焘
委 员 毛泽东
朱 德
周恩来
张国焘
彭德怀
任弼时
贺 龙
项 英
林 彪
王稼祥
徐向前
陈昌浩
刘伯承
关向应
叶剑英
陈 毅
肖 克
董振堂
徐海东
聂荣臻
郭洪涛
张云逸
王维舟
中国工农红军
总司令 朱 德
总政治委员 张国焘
总司令部
总参谋长 刘伯承
周子昆(代)
副总参谋长 叶剑英
张云逸
第1局
局 长 周子昆
张云逸
第1科
科 长 王政柱
第2科
科 长 叶子龙
第3科
科 长 林霭云
第2局
局 长 曾希圣
副局长 罗舜初
第1科
科 长 邹毕兆
第2科
科 长 李作鹏
第3科
科 长 胡立敎
第3局
局 长 王 诤
第1科
科 长 王 诤(兼)
第2科
科 长 申惠光
第4局
局 长 雷思均
王维舟(后)
副 局 长 宋裕和
第1科
科 长 雷思均
第2科
科 长 白振武
第3科
科 长 胡开太
副科长 王正坤
警卫团
总政治部
主 任 王稼祥
任弼时(后)
副主任 杨尚昆
邓小平(后)
秘书处
秘书长 周 桓
组织部
部 长 杨尚昆(兼)
宣传部
部 长 陆定一
地方工作部
部 长 刘 晓
抗日战线部
部 长 肖向荣
后方勤务部
(总管军委一切后方勤务并指导前敌后方勤务部的工作)
部 长 叶季壮
政治委员 李文楷
取政治部主任 朱福成
总供给部
部 长 叶季壮(兼)
政治委员 叶季壮(兼)
副部长 白如冰
政治部主任 钟伟华
财政处
处 长 张元寿
军实处
处 长 张元培
粮秣处
处 长 邱会作
兵工厂
厂 长 郝希英
总卫生部
部 长 贺 诚
政治委员 刘惠农
副部长 姜齐贤
卫生主任 戴振华
后方卫生部
(在后方司令部编制内受总卫生部领导)
部 长 姬鹏飞
政治委员 吕振球
卫生主任 饶正锡
卫生学校
校 长 王 斌
副校长 孙仪之
总兵站部
部 长 杨至诚
政治委员 李文楷(兼)
直属队第1政治处
主 任 乐少华
副主任 蔡树彬
直属队第2政治处
主 任 伍云甫
军委炮兵团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1937年1月,由红军大学改称,毛泽东任敎育委员会主席)
校 长 林 彪
副校长 刘伯承
政治委员 林 彪(兼)
敎育长 罗瑞卿
刘亚楼(后)
政治部主任 袁国平
第1分校
校 长 林 彪(兼)
政治委员 林 彪(兼)
敎育长 罗瑞卿(兼)
政治部主任 傅 钟
副主任 莫文骅
第2分校
(1937年初由木钵迁往庆阳,亦称庆阳步兵学校,4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该校隶属前敌总指挥部)
校 长 刘伯承(兼)
政治委员 袁国平(兼)
教育长 周 昆
政治部主任 张际春
副主任 罗贵波
前敌总指挥部
(1936年10月组成)
总指挥 彭德怀
总政治委员 任弼时
司令部
总参谋长 刘伯承
左 权(后)
政治部
主 任 杨尚昆(兼)
供给部
部 长 周玉成
卫生部
部 长 姜齐贤(兼)
第1方面军
(西征期间称西方野战军,之后所辖部队统归前敌总指挥部指挥)
第2方面军
总指挥 贺 龙
政治委员 关向应
参谋长 周士第
政治部主任 朱 瑞
副主任 甘泗淇
后方司令部
(1937年3月组成,李德驻该部)
司令员 刘伯承
张云逸(代)
政治委员 刘伯承(兼)
参谋长 张云逸
肖劲光(后)
政治部
主 任 罗荣桓
组织部
部 长 谭 政
宣传部
部 长 徐梦秋
抗日战线部
部 长 彭加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