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学前这十年·我的故事
2012年9月,我考编成功,成为一名幼儿教师。那一年,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此,《指南》成了每个幼教人的必读书,每一年的业务考试内容也都是围绕《指南》来的。十年光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亲历了从“教育儿童”到“看到儿童”再到“理解儿童”的过程。
十年前,我是一名“幼儿的指导者”。成为幼儿教师的那一刻,我激动又欣喜。但当我真正投入工作,才发现一切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面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30多个孩子,我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他们身上竟无法施展。面对家长的质疑和提问,我更是不知如何应对。在和有经验的老师们的交谈中,我听到了“要给调皮的孩子好好讲道理”“某位家长比较敏感,孩子有点儿小事就不得了,在户外活动中要加倍注意”……将信将疑的我,也吸收了这些“经验”。果然,班级工作变得越来越顺了。
但是,工作中总有一些瞬间,让我掩卷深思。我无意间注意到班级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看到同伴流鼻血后,在其他孩子担心、呼喊老师的瞬间,他却快步跑过去帮伙伴拿来了一卷卫生纸。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我看到了一个单纯、善良、美好的幼儿。同时,这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我突然发现,一直以来,我竟把自己看作一名高高在上、时时刻刻要“指导”幼儿的教师,而被我“指导”的幼儿,我又真正了解多少呢?我不敢深思。
于是,我开始认真阅读起园长推荐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指南》这些专业书籍,一边读一边结合实际遇到的案例,开始分析、思考。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看待幼儿的眼光变了。阅读图书时,有的幼儿会钻进小洞洞里;户外活动时,会有幼儿悄悄跑去观察草地上的虫子和蚂蚁;每次遇上沙水区游戏,他们总是不愿意回班,想再多玩一会儿……当我更多地了解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后,我便懂得了他们喜欢钻在小洞洞里,是因为他们处在空间敏感期;偷偷跑去观察草地上的小昆虫,是他们兴趣使然,他们对大自然有与生俱来的亲密感;玩水和沙子,更是幼儿的天性……那一刻,我的身份开始转变。
后来,我是一名“幼儿的观察者”。幼儿需要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记得一开始接触环境创设,我们真的是很用力地在“做环境”。我们觉得阅读区要画一本书,写上“阅读区”的名称,艺术区一定要悬挂不同吊饰,才会显现出它的功能……但在园长的启发下,我开始思考:幼儿园的环境到底是为谁服务的?应该有哪些功能?于是,我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幼儿。结果,我惊讶地发现,贴在墙上一成不变的图案或装饰物,有些幼儿一年都没注意过;挂在艺术区的吊饰,除了满足教师的审美需求,对幼儿起不到一点作用,甚至会妨碍他们操作。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认真观察幼儿的重要性。
从艺术区开始,我们边观察边思考。再次阅读《指南》中艺术领域的要求时,我对“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的艺术区,一定是一个美的区域,一个属于幼儿的区域,要有适合幼儿创作的材料。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像大师一样去表达和创造。就这样,在观察、探索中,在与幼儿的讨论中,我们拥有了一个美的、自然的、丰富的、适合幼儿的艺术区。环境创设要着眼于幼儿,组织活动更要有儿童视角。紧接着,“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出现了。
现在,我是一名“幼儿的陪伴者”。经常听到有人说,幼师的工作不好做,太累了。的确,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占用了,但静下心来想一想,也正是因为这份工作,我才开始对自己进行反复追问和思考。我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教育不是塑造别人而是修炼自己。成长中的幼儿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如何了解幼儿的发展与行为变化,成了我的工作重点。
今天,我终于读懂了《指南》中“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这句话。它提示我们,与其说是我们教育幼儿,不如说是我们陪伴幼儿一起成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8月07日第1版
作者:讲述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十幼儿园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