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十年
常言道: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步入职场十多年后,我想我更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
1. 你想做的事情,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2.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3. 一旦决定,全力去做。
说说我吧,我是吕叔,朋友们的称呼。不知是觉得我长得老沉还是性格沉稳,又或者是觉得我为人还算靠谱。不管哪样,这么多年这一称呼我也延续地用下来了。
其实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步入职场时也曾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虽然我很认可热爱是一切的理由和答案这句话,但是当时我却连热爱什么也不清楚。甚至再往前,对于大学专业的选择是随大流,追热点。在这种状态下怎么会不陷入迷茫和焦虑,自然人生也经历好多年了的试错。
如果人生有80年,那么职场很可能有45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长跑的话,那最应该发力的可能就是这45年,不是比谁跑得更快,而是比谁跑得更久更长。所以也注定了这45年不该是一场一场跑步的叠加汇总,而是一整段完整的马拉松。迷茫的试错期让我在这场马拉松里落后了十年,不过幸运的是,我知道我在这场马拉松的前一段落后了。
不同的配速
职场既然是一场马拉松,那么不同的阶段就应该用不同的配速,来合理地让自己在这场竞速中胜出。谁都能想得出,最完美的方案就是一开场爆发,强势开局,跑出领先位;然后便是发挥优势,持续在领跑集团中占据一席之地;最后继续发力,保证领先,获得胜利。很完美的方案,可现实却是绝大部分的人开始会落后,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后了。
一开始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落后。龟兔赛跑里的兔子即使一开始跑得很快,但它不知道自己会落后,得意洋洋;乌龟知道自己开始跑得慢,但它知道自己耐力的优势,持续发挥,最后获得了胜利。所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比个快慢,而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定位:热爱并擅长的。我觉得在这一阶段,可以充分地试错和探索,多尝试才可以多积累。好好学习技能,提升专业能力,这些本领才能把你从第一阶段送进这场马拉松的中场。
有了第一阶段的定位和技能积累,在到来的第二阶段里需要让自己变得厉害,对,就是字面意思,不是无敌而是职场上不被替代的能力。在一些技能上,需要做到更突出,超过平均水平,这样才能迎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在第二阶段,很可能会迎来由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转变,毕竟已经经过职场十多年的历练了。在我看来,作为管理者或者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有两个:全局和细节。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有战略的眼光来俯瞰全局,也就是常说的格局;并且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落实到实处,不放过每一处细节。这一阶段,需要培养更多关于领导力的技能,这样才能进入到职场马拉松的领跑圈。
到了第三阶段,就进入到了职场的后半场,继续发力猛冲吗?我觉得不一定是。因为马拉松的后半程的体力已经大不如前。在这一阶段,很可能人生已经过了知命之年,这时该考虑如何奔向终点了。我还没到这一阶段,给不出建议,但在这一阶段,我自己的规划是慢慢由台前到幕后,持续发光发热。
时间的价值
时间可能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具价值的资产。整个职业生涯其实就是对时间的投资,面试里经常被问起的一个问题便是:你计划用多长时间成为一个优秀的xxxxxxx?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会投资时间的,获得收益也快,正如同那个问题,在投资时间上会有个明确的目标。
有的人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有的人想获得无尽的财富,目标不一样,实现目标的手段肯定也不一样,但无论什么目标,都是在时间这个维度上积累而实现的。初入职场,我是迷茫的,尝试过不同行业,也创过业;幸运的是十多年后,我是清晰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对我整个人生而言,虽已落后,但还好并不算晚。
任何一段时间都是有意义的,只要你没有浪费。
任何时间开始都不会晚,只要你已经想明白。
– End –
同步发表于公众号:Pin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