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岩溪秀丽的青山沟境内,有一个杨公寨,也称羊攻寨,为何会出现一寨二名呢?
杨公寨山峰突兀,树林成荫,楠竹苍翠,中草药丰富,山顶奇异,风景奇特。相传建炎三年(1129年)“水贼”杨华、杨幺等起事。《宋会要辑稿》卷三十四载:杨幺等于建炎三年(1129年)时,有寨二十,船五百九十只、兵八千一百六十人。青山沟的杨公寨就是在那时修筑的。
杨幺为何把一个寨子建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距鼎州武陵城区西南40公里的地方?
杨公寨从地理位置上,花岩溪属洞庭湖区西部平原过度到山区的尾端,也是枉水自西南向东北的发源地。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杨公寨从战略意义上讲,是杨幺大本营(草坪)的后方给养地,山中中草药丰富,义军中受伤的、生病的均可在此颐养。“新入法”的也可在此进行训练。
在六年的艰苦卓绝斗争中,杨幺义军“陆争水战”屡败官兵,使宋廷大为震动。绍兴二年(1132年)二月八日,宋高宗赵构派遣大臣李纲担任荆湖广南路宣抚兼知潭州,统帅洞庭湖周边各路官军,对杨幺义军围剿。李纲制定了“四路会兵捕讨”的计划,决计在“冬春水涸之时”施行。
十一月,高宗诏命李纲率湖北安抚使刘洪道、鼎州程昌寓、荆南镇抚使解潜“合兵讨荡”杨幺。官兵与杨幺义军的战斗持续到次年二月,最终以杨幺的胜利而告终。
后来,朝廷派张浚与岳飞合力对洞庭湖区进行军事封锁和招安诱降,岳飞用放羊阵突破了梦中始料不及的杨营水军。
也就在同一时间,官兵多次攻寨被义军以滚木擂石击败,正在那些官兵束手无策时。岳飞在山下放羊坪征来山羊数百只,项挂红灯,乘夜里伸手不见五指时,人们擂鼓呐喊,将挂灯的羊群,分别驱逐上山,待杨兵将滚木擂石打尽,则号令官兵和地方勇士挥戈进攻,只一个回合,就将杨公寨攻克了。后人为纪念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将此山叫为“羊攻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