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建设30年,年均GDP增长超30%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曹政

2022年,正值北京经开区建设30年。近日,北京经开区对外发布称,30年来经济发展既有量的合理增长,更有质的稳步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加速增长,3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30%,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产业结构高精尖“成色”更足,贡献率超过94%。

凉水河畔,北京奔驰工厂里,平均每45秒钟就有一台“国产大奔”下线。即便是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汽车产业链,这里依然彰显出坚强的产业韧性——今年上半年,第400万台国产发动机和第400万辆国产奔驰相继下线,北京奔驰开启了“双四百万”的新时代,产量与产值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突破性增长。

国产大奔加速“驶”向千家万户,正是经开区工业规模持续壮大的注脚。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经开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9.4%,产值增速领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复合年增长率22.5%。

历史的坐标上同样可以洞察出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北京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亿元到破千亿用了近20年时间,而突破第二个千亿元仅用7年时间,3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30%。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大关,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666亿元,同比增长28.8%。

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围绕自身定位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释放强劲动能。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30年,“高精尖”对产业的贡献度不断上升,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8%以上,2021年达到94.2%。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均超过5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30%。

如今,北京经开区高精尖产业结构持续均衡优化,正加快构建“4+2+1”高精尖产业体系,持续发力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完善高端服务业和科文融合产业,更加注重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围绕构建高精尖产业集群,我们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打造硬核产业生态,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十四五”时期,北京经开区将打造创新集群、构建创新生态、进一步做优高精尖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预计到“十四五”末,经开区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27日 06:09
下一篇 2022年8月27日 06:1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