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支配零花钱,易产生怨恨、内疚、不自信,不利于身心健康

无权支配零花钱,易产生怨恨、内疚、不自信,不利于身心健康

今天逛某论坛时发现很多父母都在为了是否给孩子零用钱而犯愁,不给零用钱怕伤害孩子敏感而又脆弱的自尊心,给了零花钱又怕养成乱花的坏习惯。一部分父母提出,零花钱要给,但是要求孩子记账,一毛钱都要有出处。就在大家都认同这个方法的时候,有个孩子留言说“每花一分钱,妈妈都要我记账,让我对她很反感,甚至觉得人生了无生趣”。支配零花钱被父母要求记账,这样做真的对吗?到底要不要给零花钱?

多数父母认为不需要给孩子零花钱,他们不会管理,并且会将零花钱用在不正确的地方。父母常产生以下错误心态:

1、小孩子不会花钱

家长直接剥夺了孩子对金钱的支配权力,不但不利于金钱观的形成,而且会损害自尊心。虽然年龄小,但是仍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比如心爱的玩具、美丽的衣服。

2、你不赚钱就别花钱

家庭的经济收入虽然来源于父母,但是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这样做容易让孩子内心产生落差,甚至与其他小朋友比较,认为自己的父母过于苛刻,并产生否定心理,严重的还会产生叛逆情绪,抵触学习。

3、小孩子有钱容易学坏

小时候金钱观的塑造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到未来对金钱的渴望。正如同小时候缺乏母爱或者父爱,长大后就渴望在伴侣身上寻找父亲和母亲的感觉一样。长大以后会表现为对金钱的过度渴望,甚至真的因为钱而变坏。

其实,正确地给予小孩零花钱有助于建立金钱观、自信心,对于日后财产的管理也有一定帮助,但是如何给零花钱?

第一、适时给钱

3岁的孩子对金钱已产生兴趣,恰当地与孩子谈论金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金钱观,可以考虑给孩子零花钱,并教会孩子储蓄零花钱。

第二、固定给钱

8岁以后孩子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可以计划给零花钱,并指导孩子如何支配零花钱。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不会产生优越感,也不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第三、学会赚钱

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报酬,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必须用自己的双手获得。但是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过分的“功利主义”,甚至因此淡化亲情。使其对钱产生一种狭隘而粗俗的观念,让孩子失去对家庭的责任感。

第四、学会存钱

锻炼对金钱的支配能力,培养储蓄意识,教会孩子理财和投资。通常要求孩子把每次得到的零用钱的一部分放入不同的储蓄罐里,如读书、旅游、爱好等。学会存储,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而存钱。

第五、学会花钱

如购物体验,周末带孩子去菜市场、超市购物实践。并鼓励孩子有一部分“爱心支出”,如给亲人买贺卡、送小礼物、捐赠山区小朋友等。正确认识零花钱,管理和运用好手中的零花钱最重要。

家长需要注意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既然给予零花钱,就要让孩子真正的支配,如果不放心,可以少量给予或以贷款的方式给予,比如用白条代替,孩子购物时再换取现金,但是无论如何不要因为零花钱而与孩子产生隔阂,过度的强调钱的概念会导致孩子产生以下几种心理:

1、怨恨

“为什么我的钱让爸妈拿着?”“什么都是他们的,说话不算数!”

2、怀疑

“我不能支配自己的东西”“给我零花钱也没有用,都是骗我”

3、内疚

“这是父母的钱,以后努力还给他们”“不是我的钱,我尽量不要”

当然,小孩心理发展水平不成熟,如何选择、决定的能力较差,有时会乱花钱,需要父母和孩子达成共识,如零用钱不能购买垃圾食品等。希望通过父母的努力,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不要因为零用钱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26日 18:35
下一篇 2022年8月26日 18:3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