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为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城市画报》,这本关注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杂志明年就要迎来20岁生日。在过去的19年里,他们记录美好的人和事,捕捉专属于这个时代的瞬间;他们不断探索文字的边界,发现生活的无限可能。
在即将跨入新阶段之际,《城市画报》希望能和大家重新认识一下,下面请这位朋友带来自我介绍。
(拉到文末“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393期《城市画报》,95后兴趣报告。
HI~你好呀,我叫《城市画报》,天秤座,19岁,想和你认识一下。
从70后、80后、90后到95后、00后……我们和几代中国年轻人一起成长。我们持续地观察,记录年轻人的生活形态以及生活方式,致力于以个体观照时代,同时,也为年轻人提供看世界的窗口。
世界从未停止变化,我们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价值。
封面专题
我们捕捉那些潜伏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个体的或集体的,不断发现新的生活观,不断传播智慧的火花。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生活方式
我们喜欢发掘独具特色的生活美学风潮,传递新的美学价值。我们喜欢和你分享好的设计,也会推荐最值得你消费时间的书籍、艺术、电影、戏剧等各种文艺项目。
我们相信:选择是问题,也是答案。
电影栏目
我们提供别处难得一见的跨时空探讨,提供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深入且独家的观察。
摄影栏目
我们还在不断探索视觉时代的阅读需要,坚持为你在碎片化资讯时代创造沉浸阅读体验。开拓更有趣的杂志语言。
譬如你肯定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
《友好报》
当然,我们的努力也获得了认可。
《城市画报》曾获“欧莱雅风尚杂志大奖”,入选由日本权威生活杂志《BRUTUS》评选的“全球100本好杂志”。
2006年在荷兰举行的史上最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我们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城市生活杂志。
2018年,入选“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大众类期刊)榜单。
当然,我们最看重的还是你们,每一次翻开我的每一个读者。
所以,今天,正式向你们安利我自己——《城市画报》。
2018年12月刊《城市画报》总第414期。
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 《城市画报》更多新奇故事▽
读城画| 贴近年轻人,够好玩CITYZINE since 1999
赵雷的《成都》火起来之后,我们到“那座阴雨的小城”采访了四川人。原来成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一点也不“闲”。
滑板2020年将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于是我们采访了一些女滑手。她们有的人“隐隐感觉到有一些机会”;有的人觉得不过是眼睁睁看着这潭水变得浑浊;也有的人坚信,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我们跟着一群年轻人来到老城玉门。和他们一起开车到草原上去拍摄羊群,在枯倒的胡杨树上放声歌唱,在红色岩石上奔跑,在废弃的体育场上涂鸦。
读城画| 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CITYZINE since 1999
我们看到有些“任性”的同龄人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创造出美好的场所——工作室。他们在创造自我认可的、标准化产品以外的作品,并凭借它们,过上标准生活轨道以外的另一种生活。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居,并乐在其中。或许这背后,还藏着人类自由意志的小小胜利。于是我们去窥视“一个人住”的各种可能性。
我们也忍不住发问:家一定是公寓楼里的一间屋子吗? 不买房不租房、不辞掉工作,依然可以环游世界,结识形形色色有趣的人吗? 365天持续地住民宿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吗? 答案是肯定的。看我们的报道。
读城画| 比别人走得更远CITYZINE since 1999
我们介绍世界上独特的旅行目的地,但我们更希望这世界上独立存在的生活方式。
我们关注一直变化的旅行方式,譬如过着“游牧生活”的人。他们放弃了在城市的生活、工作、房子,选择开着房车在路上。他们舍弃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读城画| 懂人文,更关怀CITYZINE since 1999
在这个时代,文艺的涵义一直在拓展。我们常常呼吁大家一起走近书店,找到那本一直在等待你的书。
如果说科学是最性感的世界观,那么博士的大脑应该是最性感的大脑。我们负责将他们研究的那些未知的问题,用杂志语言告诉你,我们相信科学终将改善人类生活。
读城画| 离爱豆更近一步CITYZINE since 1999
作为一本贴近年轻人生活的杂志,我们当然关注你所喜欢的,包括你们的爱豆。
我们喜欢交朋友。我们讨厌刻板。所以我们让明星朋友们有机会呈现他们各自最独特的气质,自然不造作。
黄渤、窦靖童、李诞、张一山、陈粒、陈鸿宇、摩登兄弟、董子健等人,联袂推荐。一起来看看你的爱豆怎么说……
前方一大波福利来袭!左右滑动看看!▼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城市画报》全年征订CITYZINE since 1999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哦!▽
▼ 点这儿!收获全年《城市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