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在天津的一家饭馆里,这桩好戏便被搬上了历史。
看着眼前被赶出紫禁城的末代皇帝,志得意满的少帅对溥仪说起了教:“你要听我话。”
面对张学良近乎狂妄的冒犯,溥仪却显得毫无怒气,甚至在之后还与张学良交往甚密,连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都说他们那时关系很好。
可在首次会面的5年后,张学良却把藏有两枚炸弹的水果篮送到了溥仪府上。
你要听我话
1924年,冯玉祥率军占据北京,不但监禁了大总统曹琨,还直接把溥仪赶出了住了一辈子的紫禁城。
曾为九五之尊的溥仪就此成了连家都护不住的落水狗。
一番辗转后,溥仪带着一班遗老逃入天津,在张园住了下来。
虽然大清早已是黄梁旧梦,有识之士早就判定封建王朝气数已尽,溥仪再怎么折腾也只会成别人的提线工具。
可架不住时年19岁的溥仪还太年轻,始终对复辟抱有幻想,再加上身边前朝旧老日常怂恿鼓励。
这位连家都回不了的皇上居然在天津张园立上了“清室驻津办事处”的牌子,继续以“宣统皇帝”身份活跃于世,四处联络各地豪强军阀,试图借他们的力量圆自己复辟梦。
而正是在这般背景下,张学良走进了溥仪的视野。
此时第二次直奉战争已经结束,张作霖凭借巨大的胜利彻底坐实了自己东北王的名头,几乎成了当时实力最强的军阀,而张学良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成了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公子哥。
在记录溥仪会客历史的《召见簿》里,溥仪与张学良头一次见面是1926年4月1日。
此时溥仪21岁,张学良大他5岁,同属中国最出名的年轻人。
在一次偶然中,两人在天津一家饭馆相遇。
与父亲张作霖见溥仪时行跪拜礼不同,对这位末代皇帝,受过西方教育的张学良并未表示太多尊重,不但以平辈自居,甚至有些审视地夸起了溥仪。
看着踏入饭馆的溥仪,张学良有些惊讶:“欸,你怎么出来跑呢,这很好嘛。”
要知道,大清还没亡的时候,都是皇帝见大臣一通夸的,谁能夸谁本身就是地位高低的表现。
而张学良随后的行为则更是过分,几乎可以让清朝遗老们怒斥为大逆不道。
张学良一直不喜欢溥仪在天津大搞联络各方势力,试图复辟的戏码。
在他看来,世界潮流就不可能是封建王朝的天下,如今还做春秋大梦简直太蠢。
于是等到溥仪落座,张学良对着溥仪就是一通教育。
不但劝溥仪把龙袍脱了,别把自己当皇上,还让溥仪把身边那些大臣也给辞了。
面对强势的张学良,溥仪倒还是显得有些涵养,不但未恼,反而问了句为什么。
张学良则直接把话挑明,说大臣是寄生虫:“你那些老臣围绕着你,是楷你的油。”
谈到溥仪的复辟行为,张学良更是一通反对,说还不如去读读书:“你肯不肯到南开大学去读书?好好读书,你做一个平民,把你过去的东西都丢掉,你真正做个平民。如果南开你不愿意去,我劝你到外国去读书,到英国或到哪儿去读书。”
随后还给溥仪分析了读书比现在好的原因:“你原来有皇帝的身份,现在你虽然是平民,但比平民还是高,你要是真正好好做一个平民,等读书回来,说不定将来选中国大总统会有你的份儿。”
话说到最后,年轻气盛的张学良甚至对溥仪提出了警告:“你如果以后还是皇帝老爷这一套,将来有一天也许会把你的脑瓜子耍掉。”
面对这种近乎诅咒的话,溥仪居然还是未恼,可自幼交际各方的张学良,却看出了溥仪对自己话的态度——压根不当回事。
俗话说忠言逆耳,张学良的一番推心置腹压根没进了溥仪的耳朵。
可到临别了,张学良还是对溥仪做了最后的劝解:“我是真心对你好,听人劝吃饱饭,你要听我的话,我跟你说的是好话。”
对一个九五之尊说出你要听我的话,上一个说这话的鳌拜活活被关死在了牢里,这种大胆话,可能只有向来无法无天的少帅才会出口。
可溥仪还是未恼,只是表示明白了,便辞别离开。
对溥仪不生气的原因,张学良也有自己的见解:“为什么他对我不生气?因为他没钱的时候,我们给他钱了。”
大清灭亡后,溥仪陷入了开销全靠民国政府施舍的窘境,以至于习惯奢侈生活的溥仪不得不变卖宫中宝物与地产度日。
而在这种情况下,张家父子却送来了一笔雪中送炭的钱款。
1919年,此时东北已是张作霖的地盘,旗下一切事物都可以说是自己的私产,可张作霖却打着帮溥仪变卖东北皇家故园的名号,直接将一半卖出钱款送到了紫禁城。
说是帮溥仪卖皇家庄园,其实就是割自己的肉,毕竟一分不给,早已没落的溥仪也没有丝毫办法。
在极度弱势时收到高达50多万的巨款,溥仪喜上眉头,直接选了两件精美古玩送去了张府表达感谢,这也是两家接下情分的开始。
之后溥仪与婉容大婚时,张作霖也直接送去了一万大洋作为贺礼,大大缓解了溥仪生活上的窘境。
御弟争夺战
溥仪与张学良的会面,可能是机缘巧合,也可能是刻意安排,但溥仪想拉拢张家的心却是极为明显的。
为了拉拢张学良,溥仪身为皇帝不好直接出面,于是派出了最心腹的胞弟溥杰代为联系。
可溥仪当初做出这个计划时,可能万万没想到溥杰这位御弟居然会成为他与张学良矛盾的开始。
为了帮助自己的好哥哥,溥杰在初时可谓是尽心尽力。
不但奔走各方,结交名人,还在陈贯一的安排下,与张学良拉上了关系。
1927年,在北京饭店的舞会中,早有准备的溥杰携妻见到了张学良。
两人见面后居然出奇地聊得来,几乎是一见如故,以至于以后每次有舞会,张学良都会邀请溥杰过来。
溥杰也是讲究人,往往被少帅请去舞会后,过不了多久就约张学良去打球游玩。
一时间北京的各处饭店与娱乐场地,都成了少帅与溥杰相伴出没的地方。
溥仪联系张学良的目的达到了,可他没想到的是,溥杰却在与张学良长期相处下,彻底拜服在了少帅旗下,生出了参军救国的想法。
1928年初,关系胜似兄弟的张溥两人一同去往南口奉军工事阅兵。
看着台下肃杀严正的军阵,一股热血涌上了溥杰心头,他对身旁的张学良说出了自己想要投奔奉军,建功立业的想法。
回忆那时,溥杰说张学良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张少帅听到我的请求后,有些犯难地对我说,要说这事本身倒很好办,但以你皇弟的身份到我的部队从军,恐不合适。咱们现在是朋友关系,如果那样的话,就成为上司与下属了,这就不好处理,还有,你哥哥仍旧很讲君臣名分,他能答应这事吗?张少帅说出了一大堆难题。”
但是溥杰却没对此事死心:“我不听他这些,继续坚持自己的要求:这是我们之间的事情,就看你答应不答应吧!此后,我又屡次三番地表示要到他的军中去‘从戎’,并说他要是不答应的话,就不够朋友,弄得张少帅无可奈何,最后他只好说,那好。这段时间你就先上我们在奉天举办的讲武堂去吧!”
在溥杰的强烈要求下,张学良决定帮朋友圆了从军梦。
可还没等溥杰踏入讲武堂,奉军便迎来了大败,被迫退守关外。
而考虑到冯玉祥这位“赤化将军”当年将溥仪一家赶出紫禁城的做法,如今再占京城恐怕还有一番血腥事。
张学良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在临走前给溥杰支了个保命招:“冯玉祥来了对你们是很危险的,不如全家暂赴天津外国租界躲避。”
张学良的临别赠言让溥杰大受感动,并在之后乘坐张学良专列去往天津,被安排进了法租界的张公馆避祸。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为了回报少帅曾经的恩情,溥杰决定跟着谷瑞玉去往奉天实现从军梦想,而这种伤害皇家名誉的行为却注定不会被溥仪接受。
在溥杰奔赴奉天时,溥仪立马向日本领事白井康提出请求,要他找回溥杰。
结果就是溥杰刚在大连登陆,便直接被日本人“请”回了旅馆软禁,而之后溥仪也派出康有为得意门生之子徐良去往大连,把溥杰押回天津。
见到弟弟后,溥仪对着他就是一通大骂。
可已被张学良彻底折服的溥杰,却毫不示弱,居然和哥哥争执了起来,说自己想从军是想靠统军来恢复祖业。
看着眼前据理力争的弟弟,溥仪选择了妥协,他说道:“你的志向不错,不过怎能给张学良做事呢?不如直接到日本士官学校去学军事!”
就这样,溥杰东渡去往日本留学,可溥仪与张学良的梁子却也结了下来。
水果篮里有两颗炸弹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展现了少帅风采,短时间内便将东北军掌握于手,虽然遭逢大变,但其实力在国内依旧首屈一指。
虽然对本是拉拢少帅的御弟险些投靠张学良很是不满,可在张学良为父发丧时,溥仪还是寄去了一封慰问信,同时送去“御笔”挽幛,以尽悼念之意。
对于溥仪的示好,头次肩扛重担得少帅也没了往日的任性,反而一反常态地写了封致谢信。
这封以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名义发出的回信,行文措辞客气之至,开头就说“接诵大函,辱承唁慰并赐挽幢,拜领隆施,不胜感谢。”
若是正常情况,两人还可能和好如初,可很快两人便彻底走上了对立。
考虑到实际情况,张学良决定东北易帜,可一直期待复辟的溥仪却不愿意。
张学良一旦归于国民政府旗下,那中国就近乎统一了,他溥仪复辟的期望也就几乎断绝。
为了阻挠东北易帜,溥仪连忙派心腹去往东北接触张学良旗下要人,并要张学良不要归顺国民政府。
这种引发了张学良的不满,在与溥仪心腹密谈过后,张学良给溥仪回了封答复信,信里措辞谦逊,但意思却表达得很明白,这东北旗帜我易定了。
甚至在结尾处只是称溥仪为“敬复者”,而非往日敬称。
东北易帜三年后,留学归来的溥杰给溥仪带回了一个重要消息:日本军方将在东北发动军事行动,希望溥仪接管满洲政权。
这让溥仪大生欢喜,于是立马召见了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
此时溥仪身边心腹其实很多都早已投靠日本,如郑孝胥、罗振玉以及岳父荣源和润良父子这等心腹,经常瞒着溥仪频频出入日本“三野”特务机关。
可以说在日本人面前,溥仪的所思所想都是透明的,他们知道溥仪有多想复辟。
而早在两年前,土肥原贤二便试图蛊惑张学良东北独立,可遭到了少帅的严词拒绝。
但这番换人游说,土肥原贤二却与溥仪一拍即合。
土肥原贤二对溥仪说:“关东军没有领土野心,只是诚心诚意帮助满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国家”,“新国家”是“独立自主的,是宣统帝完全做主的”,日本只是将和这个“新国家”订立攻守同盟,它的主权领土会受到日本的全力保护。”
这番花言巧语却被溥仪听进了心。
当此事传出后,蒋介石立马派高友唐去见溥仪,许诺只要溥仪不迁入东北,那他就恢复对溥仪的优待,随他在北平或者南京定居。
相较于日本人给出的条件,蒋介石的提议毫无吸引力,于是一心复辟的溥仪断然拒绝。
在得知溥仪即将投靠日本后,张学良勃然大怒,他直接撕下了表面的客气,直接往溥仪府上送了筐水果。
可刚入门便被溥仪的随侍祁继忠检查发现其中藏有两枚炸弹。
张学良自然知道炸弹进不了府邸,可他就是要借此告诉溥仪,你若敢投靠日本,我就敢杀你。
可这一举动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炸弹一事一出,溥仪立马没了安全感,反而加快了投靠日本的脚步。
1932年3月,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先后与关东司令官“换文”、缔结日“满”密约,并在谈好一切事务后直接去往长春举行典礼,开始“执政”满洲国,并在一年后等来了渴望已久的“满洲帝国皇帝”头衔,就此沦为日本人统治的傀儡。
溥仪的叛国行为让张学良痛心疾首,但他也知道好言难劝该死鬼,于是只给溥杰写了封信:
“日本人歹毒异常、残暴无比,我们父子同他们打交道的时间长,领教够了。他们对中国人视同奴仆,随意宰割。你要警惕他们,并要劝诫你哥哥,让他同日本人脱掉干系,悬崖勒马……”
然而这番劝诫也就没有让溥仪回头是岸,从末代皇帝沦为了帮助日本人鱼肉东北的汉奸。
溥仪也在日后回忆时深感遗憾:“可惜,我当时正同溥仪一道,千方百计地在做恢复满清王朝的努力,对张少帅的忠言根本听不进去,这真是一桩终身的憾事!”
此信是张学良写给溥杰兄弟的最后一封信,而随着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到囚禁,他也与溥仪等人彻底没了往来。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溥仪和关东军的“帝位之争”》
中新网《张学良与溥仪”哥俩好”与”御弟”及媳妇一见如故》
文汇网《张学良劝溥仪“你要听我话”,溥仪置之不理,于是张送了他一筐藏有炸弹的水果以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