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管像是一根水管,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堵」。
血栓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发生凝固形成的固体团块,血栓一旦脱落,会随血液流动到身体各部位,造成堵塞。
人体从头到脚,血液流过的部位都有被「血栓」堵塞的可能。比如,堵在脑部会导致脑梗,堵塞心血管会诱发心梗,淤积在肺部就是肺栓塞。
哪些人的血管最易「堵」
- 高血压患者
长期高血压会让血管变硬,血液变黏稠,加上血压长期的波动容易让血管内膜受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
- 糖尿病患者
长期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导致动脉血管硬化,动脉内膜增厚,再加上血液黏稠度升高,导致血栓形成。
- 吸烟人群
尼古丁会刺激血管收缩,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脂质、炎症细胞等在血管内堆积,从而形成血栓。
- 久坐久站者
久坐会导致下肢血流减慢,连续3小时不运动,静脉血栓风险就会增加;长时间站立会使小腿肌肉过于紧张,影响血液回流,促使血栓形成。
- 服用雌激素者
雌激素可提高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活性,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血小板的黏附性,容易形成血栓。
- 有血栓病史者
有过血栓病史的人,有很大可能再得血栓,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人群中,近1/3在10年内会再次得病。
- 有家族遗传倾向者
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遇到其他诱发因素,如年龄增加、下肢扭伤、长期卧床、妊娠分娩等,就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3个地方痛,可能是血管堵了
- 突发劳累性胸痛
突发劳累性胸痛、休息后缓解,或出现夜间胸痛,往往提示供应心肌的血管出现了狭窄阻塞。
一旦胸痛发作频繁伴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常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
- 经常腰酸,脚痛
坐着时,压力就在臀部。站立时,压力在脚上。
腰部和腿部承受着人体的重量。如果休息后,还会有背痛,即使睡着了还很疼。这意味着身体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一旦发生动脉硬化,血管将变得更窄。
如果血液供应不及时,就会引起频繁的背部疼痛,脚部疼痛。
- 下肢活动性疼痛
仅行走数百米就不得不因疼痛停下来,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这种表现提示支配下肢的动脉出现了阻塞,建议尽早治疗,防止因完全阻塞造成肢体坏死而截肢。
如何预防血栓
养护血管健康,日常做好四件事,血液更畅通!
远离烟草
研究表明,有70-80%的心血管患者,都有吸烟史。烟草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使机体出现缺氧;进而增加血液黏稠度,造成小血管堵塞,长年累月,严重者便会造成冠心病、心肌梗塞等问题。
健康饮食
日常饮食,切勿大鱼大肉,顿顿配肉。这样会使脂肪、蛋白等摄入过多,身体无法完全吸收,多余出来的,便会聚集在血液和各脏器上。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堵塞血管,造成血流不畅。
多喝水可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健康成年人每天应摄入1500~1700毫升水。
衣着宽松
太过紧身的衣物会影响血液循环,最好不要穿太紧绷的衣服鞋袜。
定期体检
建议三高人群、有血栓病史人群、肥胖人群、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血管筛查。
健康君提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也在逐渐老化,所以保护好我们的血管,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合理的饮食,并经常锻炼等,才可避免血管出现堵塞。